女書,是壹種流傳在湖南江永的女性文字。但是,宜章縣梅田鎮也有壹位癡迷女書書法的老人,他叫羅衛。羅衛愛好廣泛,攝影、書法、收藏、根雕,都是他的最愛,這位細心的老人,小到壹張電影票、車票,過了幾十年,他都會當成寶貝小心翼翼地保存。說到女書,老人打開了話匣子:“1992年7月19日,我當時在任宜章新亞商貿公司副經理、工會主席。這壹天,我從《人民日報》讀到壹篇小文章——《神奇的女書》。”說著,老人為我們找出了這篇小文章,文章報道了全世界唯壹的壹種女性文字——女書。文章還說,這種神秘文字,如今正面臨著滅絕的境地。這篇不足500字的文章不但讓羅衛感到了壹種神秘,更感覺到了壹種責任,“要學女書,要學女書書法。”從此,羅衛與女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開始搜集相關資料,幾年下來,竟搜集到了壹摞厚厚的女書文字。但女書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麽好學。 這種“自上而下,自右向左,字型傾斜呈菱形,周圍還描上裝飾花紋”的秀麗娟細、造型奇特的女性文字,讓這位研習了幾十年書法又取得壹定成效的羅衛感到無所適從。
上女書的發源地去找靈感!2004年6月11日,剛剛辦完內退手續的他心情迫切地來到了江永。在當地的新華書店,羅衛終於買到了那本他日思夜想的《女書字典》。那本特別寶貝的《女書字典》還見證了他巧遇“男傳女書第壹人”周碩沂的故事。
周碩沂是女書的發現者、研究者,江永女書就是通過他的研究、整理和呼籲,才讓全世界知曉的,並引起很大轟動。
那天,羅衛買了《女書字典》後又用自己的小攝像機拍了不少的江永風光。拍著拍著,他突發奇想,要登門拜訪《女書字典》的作者周碩沂。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羅衛在江永縣城裏的壹座橋頭詢問了壹位路人,沒想到這位路人還真認識周碩沂,說過了橋再往前走的文化館就是。走到橋的另壹端,迎面走來壹位胖胖的慈眉善目的老頭,羅衛便再次向前打聽。 這位路人笑呵呵地問到:“妳要找的是周碩沂嗎?” 隨即又說:“我就是周碩沂,看來我們真的是有緣!”
接下來,對方熱情地向羅衛介紹了女書的很多知識,並帶著他參觀了坐落於上江圩鎮普美女書文化村的女書園。女書園通過文字、圖片、實物、音像等形式,展示了女書原件文獻、作品、工藝、書法、學術成果與民俗風情,較為全面地介紹和藝術再現了女書文化厚重的內涵和獨特的人文魅力。這壹趟,羅衛感覺勝讀十年書。
從江永回來後,《女書字典》就成了他最好的無言老師。早上起床後開始翻,壹直到晚上11點鐘還在翻,有時翻到眼睛流淚,以至於買了還不到3年的這本《女書字典》幾乎被他翻爛了。要掌握這門女書文字談何容易,女書文字搜集到的有近2000個字符,不光字的意義與漢字有很大的差異,而且所有字符只有點、豎、斜、弧四種筆畫,字體也被稱為“蚊形字”。以“廣”字為例,漢字中的“廣”筆畫較少,構造簡單,而在女書中卻筆畫甚多,形態復雜。初書寫時感到很不適應。但是羅衛卻樂在其中,他不光喜愛女書,而且喜愛用女書書寫有關女性的書法作品。他首先把要創作的書法作品的內容通過《女書字典》壹個字壹個字翻譯成女書文字,然後憑借自己在書法方面的深厚造詣,加上每天不斷地勤奮練習,把“她們”用書法藝術完美地表現出來。有趣的是,羅衛還特別關註女性題材,資興的陳淑秀、在北京召開的世界婦女大會、中國女排等等,都成了老人的女書書法創作內容。
壹分耕耘,壹分收獲。羅衛書寫的女書作品獲得2006年“‘走向***和’暨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海內外書畫大賽”銀獎、“翰墨情深全國書畫大賽”金獎等多項書畫大獎。他的作品被列入多種展覽專集,為國內外友人收藏。不僅如此,羅衛老人還自己創作了壹部完整的女書字帖。他期待著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幫助出版發行,***同將這獨特的“女兒國”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