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世界上最大的鯨魚

世界上最大的鯨魚

世界上最大的鯨魚

世界上最大的鯨魚是藍鯨,長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被認為是已知地球上生存的最大動物。藍鯨不僅是最大的鯨魚,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

通常體長為2200~3300厘米,體重為15萬~18萬公斤,體重相當於25頭以上的非洲象或2000~3000人體重的總和。

藍鯨主要吃磷蝦等小甲殼動物和小魚,有時包括魷魚。壹般藍鯨白天要在100米以上的深海海域覓食,晚上要去水面覓食。藍鯨在深秋開始交配,持續到冬末。雌性通常每兩三年生產壹次,懷孕10~12個月後,通常在冬天初產幼鯨,四大洋都有分布。

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不需要像陸生動物壹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而且巨大的身體有助於保持壹定的體溫。藍鯨全身表為淺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淺色細斑紋,胸部有白斑,皺紋超過20條,腹部也有皺紋,延伸到肚臍,還有黃土色黃斑。

雌性生殖孔兩側有乳溝,裏面有細長的乳頭。頭部比較小,扁平,有兩個噴氣孔,位於頭頂,吻寬,嘴大,口無齒,上顎寬,向上突出形成弧形,有黑胡子板,每面最多300-400個,長90-110厘米,寬50-100厘米。

鯤真實圖片嚇死人了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鯤,傳說中的大魚,生活在北邊幽深的大海--北冥。

鯤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最早的當屬《列子·湯問》。文中說:“終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裏,其長稱焉,其名為鯤。”

稍後的《莊子》也引用了這個傳說。莊周在其《莊子-逍遙遊》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廣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音昆。《爾雅·釋魚》鯤,魚子。《註》凡魚之子名鯤。《魯語》魚禁鯤鮞。《類篇》或作鰥。又《玉篇》大魚。

擴展資料:

康熙字典

《廣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音昆。《爾雅·釋魚》鯤,魚子。《註》凡魚之子名鯤。《魯語》魚禁鯤鮞。《類篇》或作鰥。

又《玉篇》大魚。《列子·湯問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裏,其長稱焉,其名為鯤。《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陸德明·音義》崔撰雲:鯤當為鯨。

又《集韻》胡昆切,音渾。義同。

世界上最恐怖的鯨魚

世界上最恐怖的鯨魚是虎鯨。

虎鯨是壹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有壹些群體組成的家族是動物界中最穩定的家族。虎鯨的壹些復雜社會行為,捕獵技巧和聲音交流,被認為是虎鯨擁有自己的文化的證據。它們是食肉動物,性情兇猛,善於進攻獵物,是企鵝、海豹等動物的天敵。

有時它們還襲擊其它鯨類,甚至是大白鯊,可稱得上是海上霸王。

擴展資料:

虎鯨的習性:

虎鯨的食物包括魚類、其他鯨類、鰭足類、海獺類、鳥類、爬行類和頭足類,在南極采集的虎鯨的362個胃中,217個含有魚類,75個含有小須鯨的殘余,35個含有鰭足類,35個含有頭足類。大腦特別發達同時身體擁有強大力量。

虎鯨的生境為極地和溫帶海域為主,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冰島,對於水溫、深度等因素似乎沒有明顯的限制。在高緯度地區有相當高的棲息密度,特別是在獵物充足的海域。它們的移動情形普遍與追蹤獵。

10000米恐怖深海魚圖片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現在已經實現“上天入地”的夢想了,而如今,人類將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宇宙,妳壹定以為,人類已經對地球了如指掌了吧。

但實際情況是,人類對海洋的了解卻比宇宙還要少,而據不完全統計,自人類發明了輪船、潛水艇以來,人類對地球海洋的了解不過只有百分之五而已。

那麽,深海中究竟有著什麽樣的存在呢?目前最深的潛水記錄是被譽為“地球最深處”的馬裏亞納海溝,這處海溝深度超過1萬米,而令人驚訝的是,潛水設備竟然在萬米深的海洋發現了生物的存在——壹條沒有鱗片的白色獅子魚。

但科學家卻解釋說,人類對於海洋的了解還是遠遠不夠的,而馬裏亞納海溝雖然被稱為地球的最深處,但卻不是海洋的最深處,在深海之下,或許還存在著許多未知的存在。

那麽,假如不依靠潛水艇,人類能夠在深海壹萬米以下的地方進行作業嗎?科學家給出了詳細的解答。

首先,海底相對於陸地而言壓力是非常大的,人類每深入海底10米,水下的水壓就相當於壹個大氣壓,而幾千米深的水底就相當於幾百個大氣壓,在如此大的壓力下,不要說人類,就算是鋼鐵打造的潛水艇也會被輕易壓扁。

而且,除了受到水壓的影響以外,水下的溫度以及人類能夠承受的潛水深度也會有所影響。探險家吉翁·奈瑞是目前世界上海底潛水深度的記錄保持者,而他在海底潛水的最大深度是113米。

而據科學家分析,人類如果攜帶潛水裝備做到全副武裝,那麽最深的潛水記錄是在200米左右,而如果不帶潛水裝備的話,壹般潛水深度會在幾十米左右,而吉翁·奈瑞就是世界上不攜帶潛水裝備的記錄保持者。

人類在海底幾十米就要面對水壓、溫度以及人體限度的限制了,更何況是在幾千米深的海底呢?人體根本無法承受。

而如果假設成立的話,在水下2300米左右人類可能會看見抹香鯨,在4000米以下人類或許會偶遇到身長15米的大王酸漿魷魚,但在萬米深的海底,或許人類會遇見大型海怪也說不定。

已滅絕的十大恐怖鯊魚

2022年沒有滅絕鯊魚,歷史上已滅絕的十大鯊魚

1、錘頭鯊:最早在距今5000萬年前進化了錘子狀的奇異頭部。科學家並不確切了解這種獨特的頭部外形給錘頭鯊帶來的益處——嗅覺感應器之間相隔更遠,或許有助於它們更為精準地找到離其更遙遠的獵物。

2、劍吻鯊:劍吻鯊非常罕見,這對於我們來說並非壞事。劍吻鯊生活在海面以下數千英尺深處,擁有半透明皮膚,這令其身體呈桃紅色。劍吻鯊頭頂奇特的劍狀物內有壹套先進的電感受器系統,幫助它們在漆黑壹片的海洋深處尋找獵物。

3、長尾鯊:長尾鯊體長20英尺,而尾巴就占到身體總長的壹半。研究人員在觀察了長尾鯊捕食過程後發現,它們最常用的手段是拍打著尾巴從魚群遊過,所到之處,魚不是被拍暈,就是被拍死,這種攝食方式簡單而有效。

4、皺鰓鯊:深海魚類,極少在海面現身,但常常被海底拖網捕獲。仔細計算壹下,妳會發現每頭皺鰓鯊約有1000個尖頭鉤狀結構,用以捕食魚類。當然,這壹結構或許非常原始。

5、硬背侏儒鯊:鯊魚家族最小的成員之壹,身體最長也不過11英寸。就像其近親燈籠棘鮫壹樣,硬背侏儒鯊也是深海魚類,擁有眾多生物發光器官,分布於腹部。

6、白化鯨鯊:幾乎所有的動物種類都存在白化現象,鯊魚也不例外。圖中這條白化鯨鯊體長33英尺,在海底顯得格外顯眼。

7、鋸鯊:看上去很像鋸鮫,但前者確實是鯊魚。像大多數鯊魚壹樣,鋸鯊頸部兩側都有腮,而鋸鮫的腮則位於身體下方。

8、格陵蘭鯊:千萬不要被其名稱所迷惑,這種鯊魚同大白鯊壹樣兇猛。事實上,研究人員在對死亡格陵蘭鯊進行解剖時,從它們的腹中發現了像北極熊等大型動物的殘骸,有壹次還發現了整只馴鹿的屍體,盡管鹿角不見了。

9、巨口鯊:巨口鯊同鯨鯊和姥鯊壹樣,都是濾食性動物,身體最長可長到18英尺,重達2.5噸。巨口鯊屬於深海魚類,嘴部周圍有壹圈發光器官。這種鯊魚極為罕見,鑒於它們龐大的體型,這壹點或許讓人有些吃驚。

10、旋齒鯊:盡管已經滅絕,但旋齒鯊仍被列入十大奇異鯊魚名單,主要是因為它或許是榜單中最奇異的鯊魚。旋齒鯊奇特的下頜會隨時間慢慢旋轉,長出新的鋒利的牙齒。化石記錄顯示,這種鯊魚的生物進化取得了顯著成功,在距今2.8億至2.25億年前達到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