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詩歌連連誦

詩歌連連誦

作品名稱望廬山瀑布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李白

作品體裁詩

[編輯本段]詩詞原文

望廬山瀑布 其壹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裏。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裏。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望廬山瀑布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編輯本段]註釋譯文

廬山:我國名山之壹,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狀像香爐且山上籠罩煙雲而得名。

紫煙:指日光照射的雲霧水氣呈現出紫色的雲霧水氣。

川:河流,這裏指瀑布。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裏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銀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此處指極高的天空。

遙看:從遠處看。

在這兩首詩中,第二首流傳較廣,其詩意是:

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

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

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落自九天。

[編輯本段]詩詞鑒賞

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

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壹番景象:壹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壹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壹眼形象,瀑布象是壹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贊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壹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壹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壹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象是壹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壹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裏壹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廬山風景秀麗,香爐峰的瀑布尤為壯觀,詩人以十分興奮的心情,提筆寫下了這首絕句。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筆墨進壹步描繪瀑布的形象。“飛流”是寫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繪瀑流直瀉,“三千尺”是誇張瀑布的壯觀,可以說字字珠磯,無壹虛設。最後壹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銀河,既生動又貼切,而其中壹個“疑”字率直道破是詩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長。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有“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是第壹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中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獨特風貌的。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代表作品有《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白帝城》、《望天門山》、《行路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