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總,聚束也。
——《說文》 總,結也。——《廣雅》 素絲五總。
——《詩·召南·羔羊》 總角之宴。——《詩·衛風·氓》 令徒隸衣七總布。
——《史記·孝景帝》 總布二匹。——《漢書·王莽傳》 雞初鳴,鹹盥漱,櫛、縦,笄、總。
——《禮記·內則》 以麻總發。——《新唐書》 結,系 [tie] 飲余馬於鹹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楚辭·離騷》 解扶桑之總轡兮,縱今之遂奔馳。——《漢書》 又如:總轡(系馬。
指停駐) 持 [hold]。如:總幹(持盾) 統領,統管 [govern] 總要萬物於風雨。
——《荀子·哀公》 公受朝寄,總兵西下。——《隋書·元諧傳》 摘自《百度百科》總字詞條。
金文大篆 小篆 摘自《在線漢語字典》。
2. '多'在文言文的含義有哪些多
duō
形 古文形體(會意。甲骨文字形,從二“夕”。“夕”本義指“黃昏時刻”,轉義指“黃昏時刻農夫聚集”。“二夕”疊加指“農夫加倍聚集”。
本義:打谷場上農夫加倍聚集。打谷場上人的密度大。
引申義:數量大,與“少”、“寡”相對)
同本義〖many;much;more〗
多,重也。從重夕,會意。重夕為多,重日為疊。——《說文》
多,眾也。——《爾雅·釋詁》
何多日也。——《詩·邶風·旄丘》
與為多焉。——《史記·五帝紀》。索隱:“大也。”
寬裕而多容。——《荀子·致仕》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多次;多分(多半);多士(眾多士子);多感(多謝,非常感激);多口(多嘴);多般(許多事端;多半;大概);多口可(許多);多花(方言。許多);多許(多少)
超過正確的或需要的數目;過多〖toomany;toomuch〗。如:這個字多了壹個點;多因(多應。多半,大概);多時間(很久);多管(多敢。多半);多定(多半;肯定);多分(多半;差不多)
重。與“輕”相對〖heavy〗
士亦以此多之。——《漢書·灌夫傳》。註:“猶重之。”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老子》
賢;好〖good〗
聽者自多而不得。——《呂氏春秋·謹聽》。註:“自賢也。”
又如:多才(多才俊。女子昵稱她所鐘情的男子)
〖數詞〗∶〖用於數量詞後〗表示整數以下的余數或零頭〖odd〗。如:兩個多月;三尺多寬;五年多
〖相差〗程度大〖muchmore〗。如:病人今天好多了;多樣時(過了很久;好壹會)
贊許,推崇〖praise〗
此誠雕蟲之戲,不足為多也。——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姓
多
duō
副
多麽〖how〗
用在疑問句裏詢問程度數量。如:多錢壹斤?多早(什麽時候)
用在感嘆句裏,表示程度很高。如:妳看人家做得多好!
虛指某種程度
只,僅僅〖only〗
多見其不知量也。——《論語》
吾今實過,悔之何及,多遺秦禽。——《左傳·襄公十四年》
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左傳·定公十五年》
〖mostly〗∶大多
以故多持女遠逃亡。——《西門豹治鄴》
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宋·沈括《夢溪筆談·采草藥》
3. 被在文言文裏面的意思和例句壹、被bèi
名詞(形聲。從衣,皮聲《〈現代漢語音bèi〉)。本義:睡眠時用以覆體的夾被;被子)
被,寢衣,長壹身有半。(《說文》)
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引申為表、表面
笲緇被纁裏,加於橋。(《儀禮·士昏禮》)
二、被bèi
動詞
1、被覆;遮蓋
被袗衣。(《孟子·盡心下》)
臯蘭被徑兮。(《楚辭·招魂》)
凝霜被野草。(三國魏·阮籍《詠懷》)
如被冰雪。(《聊齋誌異·促織》)
2、蒙受,遭受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戰國策·燕策》)
其被轟擊者,則斷壁危樓。(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寡人不詳,被於宗廟之祟。(《戰國策·齊策》)
禹、湯被之矣。(漢·賈誼《論積貯疏》)
3、及;到達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書·禹貢》)
又如:被及(延及,廣及)
4、加;施加
允恭克讓,光被四表(四海之外)。(《書·堯典》)
三、被bèi
介詞
表示被動,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以不譯;或譯成:叫;讓
妝成每被秋娘妒。(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幸借天降大雨,房屋未被火燒。(《廣州軍務記》)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省略行為主動者。]
四、被pī
名詞
披肩、鬥篷
王見之,去冠、被。(《左傳·昭公十二年》)
動詞(後來寫作“披”)
1、披在身上。
被明月兮佩寶璐。(《楚辭·屈原·涉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楚辭·屈原〈九歌〉·山鬼》)
2、穿在身上。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楚辭·屈原·國殤》)
同舍生皆被綺繡。(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將軍身被堅執銳。(《史記·陳涉世家》)
又如:被甲持兵(被甲執兵)
3、靠近;依傍。如:被邊(靠近邊界)
4、披散,散開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論語·憲問》)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
參考資料:
1、寫。
《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譯文:於是用朱砂在綢條上寫了“陳勝王”。
2、記錄。
《獄中雜記》:“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訊之,眾言同,於是乎書。”
譯文:我聽了,有動於衷,曾拿杜君這些話來普通的問了問別人;結果大家說的壹樣,我就決定記錄下來。
3、文書;公文。
《木蘭詩》:“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譯文:那麽多卷征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
4、書法。
《墨池記》:“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譯文:(晉)王羲之平時非常仰慕(漢)張芝的(書法)。
5、信。《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譯文: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擴展資料:
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書,箸也。從聿,者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書,以竹筷為筆。字形采用“聿”作邊旁,采用“者”作聲旁。
相關詞匯解釋:
1、背書[bèi shū]
背誦念過的書:過去上私塾每天早晨要背書,背不出書要挨罰。
2、讀書[dú shū]
看著書本,出聲地或不出聲地讀:背書聲。
3、叢書[cóng shū]
根據壹定目的和使用對象,選擇若幹種書編在壹起,在壹個總名稱下出版的壹套書。有綜合性的,也有專科性或專題性的。
4、史書[shǐ shū]
記載歷史的書籍。
5、書桌[shū zhuō]
讀書寫字用的桌子。
5. 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被”在文言文中有兩個讀音,釋義分別如下:
壹、[ bèi ]
1、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子。~單。棉~。毛巾~。羽絨~。~褥。
2、蓋,遮覆:~覆。澤~後世(恩惠遍及後代)。
3、遭遇,遭受:~災。~難(nàn)。
4、介詞,用在句中表示主講是受事者:他~(老板)辭退了。
5、用在動詞前,表示受動:~動。~告。~批評。~剝削。
二、[ pī ]
古同“披”,覆蓋。
“前被詔書”、“暮乃被符”的“被”都是遭遇的意思,可以引申為接收、收到。
擴展資料
壹、“被”的相關組詞
棉被、被動、被子、植被、被裏、被袋、被難、被告、被頭、被覆
二、“被”的相關謎語
“被”為謎底的謎語:東坡補衣(打壹漢字)
三、“被”的英文翻譯
bedding; passive indicator 'by'。
6. 會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會:會huì動詞義:1、會意字。
古文從合從彡。按彡亦眾多意。
本義:會合。會,合也。
——《說文》會,聚也。——《廣雅·釋詁三》會同有絳。
——《詩·小雅·車攻》會言近止。——《詩·唐風·杕杜》會朝清明。
——《詩·大雅·大明》會諸其幣。——《儀禮·聘禮》以會天地之藏。
——《禮記·月令·季秋》然後天下會於壹。——柳宗元《封建論》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範仲淹《嶽陽樓記》2、晤見。時見曰會。
——《周禮·太宗伯》相見於卻地曰會。——《禮記·曲禮》會者何,期辭也。
——《公羊傳·桓公十年》留待作遺施,於今天會因。——《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與燕王會境上。
/會於西河外澠池。/與秦王會澠池。
/與趙王會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3、使協調壹致;符合。
音韻清暢,又深會女心。——梁· 吳均《續齊諧記》4、懂得。
5、對……進行社交性看望。6、領悟;領會。
7、應當;應須。名詞義:1、器物的蓋子。
《禮經》:器之蓋曰會,為其上下相合也。——《說文·會·段註》敦啟會。
——《儀禮·士喪禮》命佐食啟會。——《儀禮·士虞禮》2、業務、社交或其他性質的集會。
會論虞常。——《漢書·李廣蘇建傳》來會計事。
——《史記·陳涉世家》乃罷會。——《資治通鑒》3、時機。
4、定期市集。5、人物薈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6、為壹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團體或團體組織。7、災厄;厄運。
百六有會,《過》、《剝》成災。——《後漢書·董卓傳贊》8、民間壹種小規模經濟互助形式。
壹般由發起人約集若幹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發起人使用,以後按議定或拈鬮決定的順序輪流使用。正在各書店裏約了壹個會,每店三兩。
——《儒林外史》9、中醫經絡穴位名。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10、古代中國歷法所用的單位,等於10800年。三十年為壹世;十二世計三百六十年,為壹運;三十運計壹萬八百年,為壹會;十二會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壹元。
——邵雍《皇極經世書》副詞義:1、必然;壹定。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古樂府《孔雀東南飛》長風破浪會有時。——唐· 李白《行路難》2、恰巧;正好。
會天大雨。——《史記·陳涉世家》會其怒。
——《史記·項羽本紀》會幸苑中。——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會雨大作,因留寺。
——《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會賓客大宴。——《虞初新誌·秋聲詩自序》3、表示範圍。
相當於“皆”、“都”。弦、匏、笙、簧,會守拊鼓。
——《禮記》連詞義:1、相當於“與”、“同”、“和”。上遣侍郎馬爾泰會查郎河按治,於義坐奪官。
——《清史稿·劉於義傳》另:動詞義:1、會意字。本義:計算;總計。
本指年終結賬。後泛指算賬。
會,合也。——《說文》會,歲計也。
——《玉篇》會,大計也。然則零性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
——《孟子·萬章下》正義凡場務、倉庫出納在官之物,皆月計,季考,歲會。——《日知錄》卷二十四歲終,則會,唯王及後之服不會。
——《周禮·天官》聽出入以要會。——《周禮·小宰》。
註:“月計曰要,歲計為會。”。
7. 關於 見 在文言文當中的含義“見”在文言文當中的含義:古文中常用作助詞,表示被動,相當於“被”。用在動詞詞尾,表示完成、實現。
壹、基本字義
見
1、看法~解
2、看到:看~。罕~。~微知著。~義勇為。~異思遷。
3、接觸,遇到:怕~風。~習。
4、看得出,顯得出:~效。相形~絀。
5、(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上。~下。
6、會晤:會~。接~。
7、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解。~地(見解)。~仁~智(指對同壹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8、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外。~教。~諒(原諒我)。~笑(被譏笑)。
擴展資料
壹、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見,視也。從兒,從目。凡見之屬皆從見。
白話版《說文解字》:見,視,看。字形采用“兒、目”會義。所有與見相關的字,都采用“見”作邊旁。
三、組詞
1、見背jiànbèi
長輩去世
2、見長jiàncháng
在某方面具有超過別人或壹般水平的能力。
3、見稱jiànchēng
受到人們的稱贊。
4、見到jiàndào
碰上,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