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應的文言文解釋及意思是什麽

應的文言文解釋及意思是什麽

1.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麽

1.定義: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註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2.特點: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匯兩方面。

3.結構: (1)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陳勝是陽城人。

②"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勢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2).采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將項燕。 ④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3).采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 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

其常見類型有: 1)."見""……見……於""於"表被動。 如:"吾常見笑於大方之家。

"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③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

2)."為""為……所"表被動。 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 ①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③為予群從所得。 ④恐為操所先。

倒裝句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微斯人,吾誰與歸?"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將賓語提前。

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後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於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壹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後置定語。

文言中的定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之"使定語後置。

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裏者,壹食或盡粟壹石。

" 3).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風。" "美哉,我少年中國。

" [練習]判斷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② 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③ 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語。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2)承後省。

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愛是溪,入二三裏,(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

如:"(孟子)曰:'獨樂(yuè)樂(lè),與人樂(yuè)樂(lè),孰樂(lè)?'(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

如:"壹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

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

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

如:"今以鐘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練習]補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 ②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

③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

固定結構 1)、表疑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與、得無……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閑敝邑,若何?(《之戰》) ③與不 同好,如何?(《左傳·齊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2. 文言文中的需是什麽意思

根據倆字不容易確定意思,要根據上下文來看。下面是所有解釋

①等待。《周易·需卦》:“雲上於天,需。”

引遲疑《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需,事之賊也。”

②停步;不進。張衡《應間》:“雖老氏‘曲全’,‘進道若退’,然行亦以需。”

③需要(後起意義)。《宋史·高定子傳》:“長寧地接夷獠,公家百需皆仰淯井鹽利。”

又需要的東西。《元史·成宗紀》:“紹諸王駙馬及有分地功臣戶居上都、大都、隆興者,與民均納供需。”

nuò

通“懦”。懦弱。《戰國策·秦策二》:“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

3. 〞及〞在文言文中是什麽意思

妳好

基本解釋

1、從後頭跟上:來得及。趕不及。

2、達到:及格、合格。及第(古代科舉考試中選,特指考取進士)。普及。過猶不及。

3、趁著,乘:及時。及早。及鋒而試。

4、連詞,和,跟:陽光、空氣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以及。[1]

詳細解釋

1、會意。甲骨文字形,從人,從手。表示後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2、追趕上,抓住。

及,逮也。——東漢·許慎《說文》

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史記·項羽本紀》

無庸,將自及。——《左傳隱公元年》

又如:趕不及(來不及);企及(希望趕上);來得及(能夠趕上);及面(見面);及時應令(與季節令令相適應)。

3.至,達到。

及,至也。——《廣雅》

及期。——《儀禮聘禮》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陶潛《桃花源記》

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湯熨之所及也。——《韓非子·喻老》

針石之所及也。

將有及。(還來得及。)

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漢·賈誼《論積貯疏》

及是,愈以為誠有。——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禍且及汝。——明·魏禧《大鐵椎傳》

廷益抱誠,噬膻曷及?——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4.待,等到。

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湯問》

及其日中如探湯。

(袁可立)及長,數有異兆。——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及敵槍再擊。——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及既上。(等到已經登上。及:等到。既:已經。)——清姚鼐《登泰山記》

如:及夫(等到)。

5、遭受。

鐵铦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極言戰爭之激烈。)——《韓非子五蠹》

6、比得上,能與……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囯策齊策》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韓愈《師說》

又如:我不及他。

7、連累;關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如:罰不及眾;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8、通“給”。供應。

然則大囯內款,小囯用盡,何以及之。——《管子國蓄》

9.到了……的時候

及魯肅過尋陽。——《資治通鑒漢紀》

及為北徐州,時有勢族請姻者。——《梁書· 韋放傳》

及夫秋高氣清,霜露既降。——明·宋濂《看松庵記》

10.遍及。

澤及萬世而不為仁。——《莊子·大宗師》

推恩海內,澤及鳥獸。——《東坡先生墓誌銘》

趁。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現今之時);及蚤(趁早。蚤:通“早”)。

和,與。

洄曲及諸道橋梁。——《資治通鑒唐紀》

洄曲及四境。

袁(袁可立子袁樞)出家刻十余種及王覺斯法書以示。——――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

扣其鄉及姓字。——明·魏禧《大鐵椎傳》

音樂及詩歌。——蔡元培《圖畫》

又如:孔子及門徒。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1、表示反問,相當於“豈”。

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左傳》

2、表示頻率,相當於“又”。

兒寬家貧,當為弟子都養;及時時間行傭賃,以給衣食。——《史記》

3、表示程度,相當於“極”。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筆。——《水滸全傳》

姓。及姓。[1]

4. 是 文言文意思是什麽

是 形容詞義:1、會意字。

小篆字形,從日正。本義:正;不偏斜。

是,直也。——《說文》。

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體。

——《禮記·玉藻》。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2、對的;正確的。

王弗是。——《國語·楚語》。

註:“理也。”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

——《荀子·勸學》。註:“謂正道也。”

立是廢非。——《淮南子·脩務》。

註:“善也。” 彼人是哉。

——《詩·魏風·園有桃》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林覺民《與妻書》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3、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代詞義:1、此;這。是謂伐德。

——《詩·小雅·賓之初筵》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孟子·告子下》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漢·賈誼《論積貯疏》動詞義:1、贊同;認為正確;肯定。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劉開《問說》2、訂正。

如是正:訂正;校正。3、遵從;以為法則。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

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4、關系詞。

表示肯定判斷之詞。正是四國。

——《詩·曹風·鸤鳩》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壹人。——清·林覺民《與妻書》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5、表示兩種事情同壹,或後者說明前者。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

——宋·沈括《夢溪筆談》6、表示讓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

——宋·柳永《雨霖鈴》7、嘗試。用同“試”。

如是猜:試猜。8、像;似。

如是言不是語:似說非說;旁敲側擊。副詞義:1、表示肯定。

如是必:壹定要;務必。是須:必須;務須。

是致:以致;因此。連詞義:1、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如是則:雖然,雖則。是則是:是即是;雖則是。

名詞義:1、商業、職業或 *** 的事務、業務或國務。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

——範曄《後漢書》2、姓。助詞義:1、幫助賓語提前。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劉開《問說》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詞義梳理:1、正;不偏斜。2、正確。

3、指正確的論斷或肯定的結論。4、認為正確;肯定。

5、訂正。6、遵從,以為法則。

7、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8、表示肯定判斷之詞。9、表示加重語氣之詞。

10、表示答應之詞。11、用在動詞後面的兩個數量結構之間,含有“算作”的意思。

12、代詞。此,這;這裏。

13、副詞。表示範圍,相當於“只”。

14、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於是”。

15、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則”。

16、連詞。表示轉折,相當於“而”。

17、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相當於“因此”、“因為”。

18、連詞。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雖”、“雖然”。

19、連詞。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即使”。

20、助詞。用在賓語和它的動詞之間,起著把賓語提前的作用,以達到強調的目的。

21、助詞。猶“夫”,表發端。

22、通“視”。23、通“寔”。

足,滿。24、通“寔”。

實在;真實。25、通“氏”。

26、通“時”。此時,這時候。

27、用同“試”。嘗試。

28、猶“甚”。怎樣。

29、猶“甚”。極;很。

30、用同“事”。事情。

31、姓。三國吳有是儀。

見《三國誌·吳誌》本傳。

5. 文言文是怎麽解釋的

文言文翻譯六法 文言文翻譯應力求做到準確、流暢,因此,文言文翻譯要講究壹定的方法。

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壹是直譯法。

直譯就是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語序進行直接翻譯。如:了然(完全)無聲。

二是意譯法。意譯就是根據原文詞句的意思來翻譯,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譯。

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此句運用了“互文”修辭,譯時必須將上下文的詞語互相滲透,互相說明,結合起來才能表示壹個完整的意思。

三是增補法。此法適用於文方省略句式,翻譯這種句式,只有把省略成分補出來,才能使語句通順,意思明了。

如:人不知(我)而(我)不慍(人)。這樣增補,語意通順了。

四是語序移位法。由於文言倒裝句的記號序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譯時務必把倒裝詞語的位置調換過來,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

如:子何恃而往?譯時,應將動詞“恃”移到賓語“何”的前面。 五是原詞保留法。

象古漢語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年號、帝名、朝代等詞語,譯時均可保留原詞,不必翻譯。如:慶歷中,有布衣畢升。

句中的“慶歷”(年號)、“畢升”(人名)是專用名詞,譯時可直接保留在原句中。 六是刪除法。

有些文言虛詞只有某種語法作用,而無實在意思,譯時可刪除。如: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句中虛詞“也”可刪去不譯。

6. 文言文

①給予.《鴻門宴》:“則~壹生彘肩.”

②結交;交好.《六國論》:嬴而不助五國也.”

③朋友;同類者.《原毀》:“其應者,必其人之~也.”

④通“舉”.整個;都.《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和.《愚公移山》:“吾~汝畢力平險.”

⑥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方,相當於“跟”、“同”等.《嶽陽樓記》:“微斯人,吾誰~”

⑦介紹比較對象,相當於“跟……相比”.《柳毅傳》:“洞庭之~京邑,不足為異.”

⑧為;替.《兵車行》:“去時裏正~裹頭.”

①贊同.《中山狼傳》:“固君子之所不~也.”

②參與;參加.《肴之戰》:“蹇叔之子~師.”

表示疑問、反詰或感嘆,相當於“嗎”、“吧”、“啊”.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歟”.《齊桓晉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聞~” br>; 與國友好的國家.

與手施毒手殺之.字典上的解釋,

若滿意丶請及時采納~!

7. 關於 “與”的文言文解釋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壹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壹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麽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當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壹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做什麽的人?’回答說:‘是齊國人。’楚王又問:‘犯了什麽罪?’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壹個人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著的是什麽人?”小吏回答說:“是齊國的人,犯了偷竊罪。”楚王對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壹件事,橘子生長在淮南是橘子,生長在淮北就變為枳子,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果實的味道完全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麽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編輯本段]3、故事註釋

文章出處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和外交家。

詞語註解習辭:善於辭令,很會說話。

何以:及“以何”,用什麽方法呢?

楚王聞之,之:代詞:這個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詞: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時。

為:於。

何坐:犯了什麽罪。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後面的兩個使字,壹個作名詞即使者,壹個作動詞即委派。

短:長短,這裏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

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

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今山東省淄博市。

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壹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後跟。

命:命令,這裏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裏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後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不才。

謂左右曰 謂……曰:對……說

吏二縛壹人詣王 縛:捆綁 詣:到(指到尊長那裏去)

習辭者 習:熟練 辭:言辭

今方來 方:將要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避席:離開座位,表示尊重

嬰聞之,之:代詞:這樣的事

聖人非所與熙也 熙:同“嬉”,開玩笑

縛者曷為者也 曷:同“何”,什麽

8. "文言文"的含義是什麽

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言。

第壹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壹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白話文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壹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壹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中國的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國內,中學語文課程中,文言文的學習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9. 文言文中“及”的意思和用法

及和其是兩個意思,都是虛詞基本上

及:

1、追趕上,抓住.及,逮也.——東漢·許慎《說文》

2、至,達到.及,至也.——《廣雅》

3、待,等到.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湯問》

4、遭受.鐵铦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極言戰爭之激烈.)——《韓非子五蠹》

5、比得上,能與……相比.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囯策齊策》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韓愈《師說》

6、連累;關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漢書李廣蘇建傳》

7、通“給”.供應.然則大囯內款,小囯用盡,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壹)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3.活用為第壹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妳的”“妳”.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裏".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壹二扣之.(《石鐘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