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開會的會怎麽寫

開會的會怎麽寫

開會的會筆順是:撇、捺、橫、橫、撇折、點。

會(拼音:huì,kuài),漢字,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未明,可能是積聚禾谷的意思,引申為聚合、會合。由此義引申為盟誓、聚會、相遇、符合,還引申出兩個名詞義:壹是器蓋兒,二是都會,即人口集散之所。

又由相遇義引申為機會和副詞義恰、適逢。由符合義引申為領悟、理解、能進行、熟悉或擅長,還引申為應當。讀音kuài,主要用於由聚合義引申出的計算、總計義。2019年11月20日,漢語盤點2019活動啟動,清博大數據的推薦字為國、愛、治、紀、會。

形聲字。從合,夾置於合形中間的聲符,目前還不能說定,疑是胃字象形初文,像胃袋內存有米粒之形。今見最早的會字在西周早期。字形演變主要表現在聲符上,西周晚期有省去胃袋形而只存。

春秋時代,先是承西周象形後來出現了兩種簡寫形式這在戰國(主要在楚國)秦漢得到廣泛繼承;見於秦國兵符,是小篆所本,漢隸中也有據此作形的,但數量明顯低於作田形的。在漢隸中數量未占優勢的,在後世楷書規範中取勝。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黃外切,音繪。合也。《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疏:使物嘉美之會聚。《書·禹貢》:灉、沮會同。疏:謂二水會合而同。又《洪範》:會其有極。疏:會,謂集會。《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眾。

又《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又《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又《禮·檀弓》:周人作會,而民始疑。註:會,謂盟也。《左傳·昭三年》:有事而會,不協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