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嵖岈山之行

嵖岈山之行

作者:趙誌敏

五月的壹天,天氣晴朗,我和夫人約朋友張軍夫婦,由張開車到查岈山踏青賞景好不痛快。

在隧平,我們約到壹位向導小謝。出了縣城,“奔馳”壹路西行。小謝對岈山挺熟,壹路上向我們介紹到:查岈山又名查峨山、玲瓏山,位於河南遂平縣城西25公裏處,是伏牛山東緣余脈,因其峰異石,犬牙交錯而得名,享有“中州盆景”“北方石林”“奇石王國”等美譽。壹九八七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48平方公裏,可遊面積50平方公裏,海拔786米。現在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遊區。現在是奇石觀光、西遊記文化、探險、休閑、度假、宗教朝聖等復合型旅遊區。

談話間我看到前面幾架小山丘。“奔馳”壹躍,穿過了壹座山。再看還是山丘連綿。據小謝介紹,這裏山勢險要,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春秋吳楚爭雄。吳景王死後葬於天磨峰下。雖歷經滄桑,吳王墓仍存。

東漢光武劉秀入主洛陽前,曾避難‘桃花洞’。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王仙芝部將尚讓曾屯兵岈山,後與***巢合力守山,留有‘黃巢洞’。明末農民義軍李自成的舅父高迎祥進駐查岈山作大本營,現有‘點將臺’。

“奔馳”穿越了兩架上後,小謝說:“快到了。我向我們介紹壹下:

“ 查岈山由蜜蠟山、南山、北山、六峰山、花果山、天磨山相連山峰組成。蜜蠟山,主峰絕崖聳峙。高三百米無壹縫隙。頂峰細泉緩流似蜜汁塗壁;南山,奇峰突兀,萬石排空。萬人洞、包公廟、桃花洞、五龍宮、乾隆探險洞、天子窗、飛來石、吳公洞、壹線天等景點密布。‘蓮花掌’酷似蓮花出水。‘石猴院’大小石猴天造地設。醉八戒憨態逼真。睡唐僧惟妙惟肖;北山,關嶽廟、天王殿、老君花園矗立山間。‘別是洞天’裏存留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手跡;六峰山,谷深峰險,林密竹茂,野趣濃郁。劍魚石、三道石等景點散布其間;天磨山,險緩適度,幹姿百態,美不勝收。景色秀麗的秀密湖、琵琶湖、天磨湖、百花湖四顆明珠鑲嵌在山周圍。

“整個景區有:九大景觀、九大名峰、九大名洞、九大異石、九大名湖。可謂壹步壹景,處處如仙境。

“叔叔、阿姨,我們今天看那些?”

我們四人簡單商量後決定看北區。因為南區我看過。

“奔馳”駛進了北景區停車廠。由小謝安排,我們進了景區大門。

走進景區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查岈山景區分布圖”。我們流覽整個景區圖後準備前進,看到路另壹邊有鋼柱,柱子上嵌著巨標牌:南山門4500m、東山門3500m、地質博物館4500m。天磨湖景區。

前走幾十米,有壹座橋,橋壹邊巨石上雕著“查岈山”。字體剛勁有力、骨肉豐滿。近前看“啟功題”。

穿過小橋直行壹裏多綠樹掩映的水泥路,看到了天磨湖。

天磨湖三面環山,東邊攔水壩約二三裏長。水壩用石磨排成,上下十壹排,個挨個,甚是壯觀。從哪弄這麽多磨真讓人贊嘆。奇跡。

再看天磨湖,如巨大的明鏡鋪地。遠眺,銀光閃閃;近看,清徹透底。湖中魚蝦盡情擺尾,野鴨水鳥隨處可見。湖水與綠樹相映,湖光與山色對趣。風吹樹搖水輕擺,風止樹靜水如鏡。真乃是仙境壹處。怪不得《西遊記》把岈山作外景拍。我們也在此合影留念。

我們前行上了“木板長廊”。走在這長2000多米的木板長廊上,妳會覺得愜意非凡。腳下是水,頭上是天,周圍是山,仿佛在水上,又似在空中。再環視山水之妙,山傍水時更雄渾,水依山時愈加美。原質原味的山和水啊,不施粉黛亦然讓人怦然心動。遊玩的人們啊, 我們又回歸大自然中了。多少年的願望啊,寧靜、和諧、物我合壹,享受自然。

沿木板長廊前行,西達第壹觀景臺。這裏有相思鳥像形石。“撲棱棱”飛入眼眸。相思鳥,喜鵲的化身。傳說為牛郎、織女牽線搭橋有功,大自然為它塑像。在這鐵骨錚錚的岈山中,多了這壹景,給山中增添了多少飄逸和靈氣啊!

那邊第二景觀臺更妙。壹個獨立的圓圓的石頭立山坡上,下面只有壹點點與山體相連。刮六、七級風時可看到被風吹動的樣子,搖搖欲墜,讓人懸心。因而得名“風動石”----這是岈山壹絕呀!

第三景觀處叫“巨龍回首”.這是岈山上體積最龐大的壹塊像形石。龍首、須、目、鱗片,栩栩如生。確有乘風而起、乘雲而上之勢。實屬岈山獨有、國內罕見。

小謝邊走邊拍奇石異木照,也不時為我們拍照。我問到:《西遊記》不是在這拍過景照?水簾洞在哪兒?”小謝說:“我帶妳們看!”

在天磨湖上遊有不少石洞。雨季洪水下瀉泉水清清。洞上面水象瀑布就形成水簾洞。現在是旱季,我們可以到洞裏。嘿,洞裏地方挺大。從北口進,裏邊涼風宜人。走兩三丈壹個洞門,再走還有。容幾十人沒問題。光線太暗,我用手機照明。裏邊也有兩三對男女卿卿我我,挺親密的。出得洞來,翻上去高坡,遇壹平坦休息地帶。我們走累了。剛好有賣飯下。宛豆涼粉。小謝安排每人壹碗、又壹瓶水。我們帶的餅幹面包都派上用場了。大家飽食壹頓,想翻山頭到南山。走了好壹會,問對面來的人還有多遠。有的說遠著呢。兩個女人沒力了。折回頭太遠。望著東山頭近就上上下下繞著湖邊上東山了。不時聽到山中呼喚怪叫聲。這是遊客走累時的發泄。也不時聽到湖中傳來輕松嘹亮的歌聲。探頭看,哦,那是小船上發出的聲音。難怪來湖邊時見幾條小船。原來走累了可乘船而回。

不過,我們走在了東山路上,就只能勇往直前了。路越來越陡,小謝和老張前頭探路。我帶兩人後跟。有的地方坡度七、八十度,有的幾乎九十度。抓著、爬著前行終於快到山頂了。

突然,看到壹石碑。上面寫著,“天磨峰:沿兩組構造節理球狀風化形成峰柱,其頂部沿原生層節理球狀風化形成三節巨石,下節像磨底,中節像磨盤,上節像上磨。因其在山峰之巔,故名‘天磨峰’”壹邊中文,壹邊英文。

這段文字很難理解。地質專業術語多。難怪在天磨湖進山中,我看到壹個醒目標牌:“查岈山國家地質公園保護區界.壹步跨過十億年。”落款是“中華人民***和國國土資源部。2004年1月”

趕上小謝後,我問及,她先講了壹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後說明了情況。

她說,先說說“查岈山的來歷”。相傳很久以前,壹望無際的平原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有壹年突降暴雨,數日不停,洪水泛濫,百姓危在旦夕。這時,有壹大仙,施法術退水,因年輕道淺,終不能退。情急之下,他跑王母娘娘後花園,把壹座假山石頭壹塊塊扔下來。洪水退,百姓得救,扔下的石塊積成了山。玉皇大帝褒獎他愛民有功,托夢給當朝皇帝,把此山叫“查岈山”.。查字左邊加山傍。聽說字典找不到這個字。這是傳說山的來歷。

其實山的來歷是地質構成的。應從地質學角度去看。位於中國中央造山系秦嶺造山帶、華北地塊南緣構造帶東段。主體距今1.23~1.39億年的燕山期巖漿泥流入()後形成的花崗巖組成。後經歷斷裂構造節理發育、破碎階段;裸露風化剝蝕階段。在巖漿作用不升降起伏、又經陽光、空氣、雨水沖刷綜合作用下形成了地表石棚、石洞、像形石。這才是造山的原因。因地表石參差不齊才叫查岈。這才是“查岈山”的真正來歷。

在小謝的引導下,我們壹行四人千辛萬苦走走停停終於登上了天磨峰,看到了那遠看像盤磨卻是山高峰的真貌。也就是三塊大石頭構成。

站在山頂環顧四周,座座山峰緊相連、綠樹籠罩郁蔥蔥。山巔溝壑奇石在,壹步壹景賽仙境。明代禮部尚書、詩人許贊寫下名詩句“查岈山秀尋仙路,隱隱雲闕十萬峰”。當代大書法家李鋒的《登查岈山》贊到:漫道黃山天下奇,查岈峭麗世間稀,千重瑰壁嵯峨甚,絕獻靈峰看欲迷。

我回首望著我們走過的廊、爬過的路、涉足的景點、征服了的山,心裏壹陣自豪。用手機拍下那留下腳印的山水溝壑及景。突然那“風動石”落入鏡頭,危若壘卵讓人懸心、那山上懸壹大石頭簡直讓人害怕。還有那萬萬千千像形石,有的佛打坐,有的像拜佛、有的似面壁,有的像懺悔。有的是文臣,有的仿武將。有的依山睡、有的在做工…大自然真神奇。人工雕琢也難造出這千姿百態。

我向移向山下壹瞄,壹座亭子似有連心橋相接。啊___,那是攔水壩我拍照過的“石磨堤”。

下了山走在大壩上。湖邊搭著彩棚,誰家新婚拍彩照,紅妝新娘多耀人。再前湖面高山綠樹倒水中,山水綠樹意融融。我拍下了這畫面,寫在了微博中。

回到湖北邊,我的朋友張看到原始碾和磨,由不得心中激動,忽忽忽推了幾十圈。我們又在好景位,讓小謝給我們拍下了難忘的壹刻——天磨湖壹日,結束了嵖岈山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