鳠在新華字典裏:沒有。
鳠,拼音:hù;部首:魚;總筆畫:21畫。基本解釋:〔~魚〕體略細長,無鱗,灰褐色,頭扁平,口上有須四對,尾鰭分叉,生活於淡水中。(鱯)。
漢語大字典,第5032頁,第7字;中華字海,第1718頁,第11字;漢語大詞典,第18066頁,第12卷,1265;現代漢語詞典,第552頁;康熙字典,頁1480第51;
宋代·王誌道《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雨過天青似蔚藍,碧雲收入鳠魚潭。蠶姑舉手交相慶,趁得新晴老卻蠶。
鳠,硬骨魚綱、鮎形目、鲿科(鮠科)鳠屬的壹種魚類。體較細長,約三十厘米。頭平扁,眼在上側位,較大,口旁有須四對。無鱗。胸鰭硬棘扁長,外緣有埋於皮下的細小鋸齒,內緣的鋸齒強大。體背部棕色,腹部黃色。體側具有大小不等、不規則的藍色斑點。
1、形態特征
個體較大,體長為15-20cm魚種,養殖到年底可長到1.2-2.0kg。在夏秋季,斑鱯1齡魚平均每月可增重150g。常見個體1-2kg,最大10kg。
2、分布範圍
生活在淡水中。分布於長江流域珠江水系。
3、生長習性
以小型水生動物如水生昆蟲、小魚蝦等為食。人工養殖,可投餵冰鮮野雜魚。性成熟年齡為7-8齡,成熟最小個體體重500g,體長400mm。珠江水系產卵期為5-8月,6-7月事產卵盛期。屬粘性卵,產卵場多在水流緩慢河底層的沙礫、巖石處。
4、食用價值
肉質細嫩,號稱魚類營養價值之王,為食用淡水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