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意義上講:物象是指客觀事物,不依賴於人的存在而存在;而氣象是專指發生在天空中的風、雲、雨、雪、霜、露、虹、暈、閃電、打雷等壹切大氣的物理現象。兩者意義完全不同。
2、從使用上看:物象的使用範圍更廣壹些,氣象包含在物象裏;而氣象使用範圍窄,是壹個專用名詞。
二、拓展:物象、氣象在字典上的解釋:
物象 [wù xiàng]
[解釋]
1、外界事物。
2、物體的形象;事物的現象。
3、文藝作品所創造的典型.形象。
4、景物,風景。
5、物候現象。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耽虛好靜,羨此永生,獨馳思於天雲之際,無物象而能傾。”
晉 王謐 《答桓太尉難》:“良以冥本幽絕,非物象之所舉;運通理妙,豈粗跡之能酬?” 北魏 酈道元 《水經註·洛水》:“北歷 覆釜堆 東,蓋以物象受名矣。”《文獻通考·經籍九》:“ 漢 魏 間人所為文,名有‘連珠’者,其聯貫物象以達己意。” 清 劉大櫆 《<張秋浯詩集>序》:“乃縈情於歌詠,寄誌乎風騷,比擬辭華,雕鏤物象。” 葉聖陶 《隔膜·阿菊》:“他的視官不能應接這許多活動不息的物象。”
氣象 [qì xiàng]
[解釋]
1、[meteorology]氣象萬變
2、指能預示吉兇的雲氣變化
3、“氣象學”的俗稱
4、[atmosphere]∶事物的情況、態勢、生氣勃勃的新氣象
5、[scenery]∶景色,景象
氣象萬千。——宋·範仲淹《嶽陽樓記》
江山氣象
6、[sign; indication]∶指跡象
出處:
宋蘇軾《與章子厚書》:“黃州僻陋多雨,氣象昏昏也。”
《舊五代史·唐書·符存審傳》:“居旬日,梁軍逼我營。會望氣者言:‘西南黑氣如鬭雞之狀,當有戰陣。’存審曰:‘我方欲決戰,而形於氣象,得非天贊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