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註重在每壹點滴學習中獲得大經驗
哲人培根說:“人有多少知識,就有多大能力,他的知識和他的能力是相等的”。知識可轉化為能力,知識只能靠學習,做為鄉鎮組織幹部更應註重學習,獲得大經驗,提高硬本領。壹是重視學習提素質。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不重視學習,素質難以提高。劉少奇在《論***產黨員修養》中指出:“每個***產黨員,都應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努力鍛煉,認真修養,盡可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質。” 修養的提高離不開學習,只有對學習保持高度自覺,只有通過認真學習,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提高素質,作為領導者要在學習上多下功夫,作為組織委員更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政治業務水平,特別要提高理論學習與實際的結合能力,才能以“智政”代替“愚政”,以“優政”代替“劣政”。二是面向群眾吸智慧。“經驗在基層,辦法在群眾”。我從沿江到山區後有體會,每當我到村中少了,與群眾交往少了,就感到心中空虛,不知所措,到村中多,與群眾交往多,對村中底子清了,腦子也充實了,心中就豁然開朗的感覺。有時對村中處理壹個難題,與村裏的人多了解,掌握多了,事情也好解決了, “問渠哪有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深深地感到群眾的經驗、智慧是源頭,只有問計於民才能有能力,水平如池水般盈滿。三是多解困難求提高。毛澤東同誌曾說過:“我們往往不是先學好了再幹,而是幹起來再學習,幹就是學習”。自古以來,領導者的才能是在工作實踐中鍛煉出來,在單位做的實際工作少,辦難事少,又想有能力,有水平只能是幻想,在單位裏做事多,做難事多,在難事中接觸到復雜情況和尖銳矛盾,會逼著動腦筋,多想辦法,在處理尖銳復雜和棘手難事中開眼界,長見識,獲得大經驗,煉就硬本領。因此,我決不認為多壹事不如少壹事,得過且過,遇著矛盾繞道走,而是知難而進,把自己駐在矛盾最大,關系最復雜,自然村最多村,在解決壹件壹件小事情中也鍛煉著。
二、註重在每壹環節努力中實現大突破
組工幹部幹的是平時看不出的工作,幹得好也壹時看不出成績,幹不好立即見效,影響大局,因此,探索、求是、創新、突破,這是組織工作創新的基本內涵,也是實現組織工作新突破的根本要求。首先要會探索。探索是做好組織工作的基礎。組織工作怎樣圍繞上級政策和當前鄉鎮中心工作,特別是針對欠發達地區黨員外出多,家族化嚴重,優秀人員入黨難等問題都值得探索,如黨員發展是否壹定要實行票決制,外出黨員怎樣管理,怎樣圍繞鄉鎮工作中心,探索黨員的積極性發揮等。其次能夠求是。求是是做好組織工作的關鍵。組織工作是壹項政策性、原則性很強的工作,既要遵循政策又要與實際相結合才能在工作中有所推進,向黨委推薦選人用人,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工作之壹,對農村黨員幹部隊伍建設負有重要職責,堅持標準用好村幹部。真正把那些有較高政治素質,有經濟頭腦、有致富本領,有奉獻精神的人選到幹部隊伍中來,配強村班子。在黨員發展的在工作上嚴格堅持程序,程序決定公平,堅持按程序辦事,防止個人說了算,反對用人唯親,嚴把好進口關。再次要會創新。創新是組織工作的動力,任何創新在工作實踐中才能得到發展。如加大對貧困村扶持中貧困黨員結對,農村生活困難黨員互助機制,創新流動黨員的管理辦法等,讓廣大黨員感到組織的溫暖。最後要能夠突破。突破是做好組織工作的目的。作為壹個組織工作者必須更新觀念、解放思想,要以開放的思維、開放的精神,謀劃、推動組織工作。樹立大組織的新觀念,放在大局下來把握,不斷拓展組織工作領域,延伸組織工作觸角,使組織工作與當地經濟工作、社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融為壹體,實現組織工作新的突破。
三、註重在每壹處團結中發揮大效應
領導班子團結協調,是班子成員***同願望,也是***同責任,尤其是組織委員更需***同努力,擺正位置,形成正副職和諧互動。因此作為組織委員在班子中要起到“四劑”作用。壹是互諒,互諒是做好團結潤滑劑。由於在角色的差異,作為委員要善於換位思考,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寬忍,要先敬正職壹分,互相體諒,互相支持,***同營造和諧***進的良好氛圍。二是互補,互補是團結協調的營養劑。作為組織委員應充分發揮參謀作用,履行好自己職責,以黨建為重點,體現自身價值,做到決策上積極獻策,思考上有益補充,為黨委書記分擔任務和責任。作為組織委員勇於承擔起基層組織書記不便幹,不願幹,不能幹的黨務,為黨委書記分憂解難,從而實現相輔相成,優勢互補的局面。三是互贏,互贏是團結的助燃劑。在壹個班子中,正副職既有***同利益,也有分工不同的局部利益,處理好壹榮俱榮,處理不好則壹損俱損,只有副職間密切配合正職,在***同追求事業中團結壹心,才能實現互贏,對處於副職的委員來講,促進書記成功,是個人成功基礎,因此,作為委員要勤於搭臺,勤勤懇懇為書記服務;樂於捧場,真心實意為正職喝彩;甘於奉獻,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四是互信,互信是班子團結的黏合劑。古人雲:“人無信不實”,誠實可信是做人基本道德,也是委員與班子成員***事的基本原則。特別與正職之間要培養和堅持以誠待人,以誠取信的良好習慣,做到開誠布公,誠信合作,不打小算盤,不做小動作,在與正職和班子成員實現“情感認同”;工作上協調壹致,密切配合,實現“風雨同舟”,產生巨大的誠信效應,從而發揮班子整體效應。
四、註重在當好壹個娘家人中贏得大信任
鄉鎮黨委組織委員既要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又擔負著鄉鎮幹部和農村幹部隊伍建設的重任。壹是要成為黨員幹部知心人,聯系幹部群眾的紐帶。黨委組織委員為人要正派,不揚陽奉陰違,正確評價幹部的功過是非,不要搞裙帶關系,為黨委調整幹部當好參謀。組織委員由於工作性特殊,有時被人另看壹眼,有壹定優越感,我們要把這種優越感化為工作動力,把組織賦予權力用來提高自己工作威信,密切聯系幹部群眾,充分利用空閑時間,深入黨員幹部家中。特別是壹般鄉鎮農村幹部,有時對工作意見想法,不敢直接告訴主要領導,有的又沒有合適機會,我們要主動同他們做知心朋友,這樣才能坦誠相見,願意與妳交流感情,溝通思想,會找到工作上的建議和意見。二是要建好黨員幹部之家,提高為黨員幹部服務水平。組織幹部要做全體幹部靠山,熱情真誠為廣大幹部服務,要主動地,有計劃地接觸幹部,了解幹部所思所想,增強服務意識,始終保持謙虛謹慎、平等待人的作風,真正把黨組織建成溫馨和睦的“黨員之家”、“幹部之家”,這樣真正把組織委員作為娘家人,把組織建設成為農村黨員幹部之家。三是當好領導得力助手,積極為領導出謀劃策。做到勤匯報,常請示,把上級組織部門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時向分管與主要領導匯報,並結合實際提出合理化建議,從而贏得領導主動為妳撐腰壯膽,減少阻力,這樣就會在班子和領導心中才有地位,工作才會有成效。四是真誠服務真誠待人,為組織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作為壹個組工幹部,原則要堅持前提下,待人寬厚,真誠,這也是加強工作作風修養的壹個重要方面。只有做到待人寬厚,別人就會和自己真誠相處,遇到自己工作有失誤時,別人就會主動提醒,遇到自己工作有困難時,別人就會主動幫助,更不用擔心人際關系不融洽,別人給我出難題,為組織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五、註重在每壹小節中實現作風大轉變
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懂規矩,對組織幹部至關重要。首先是遵守的大原則。必須加強對黨的各個時期的方針路線的學習和理解,懂得組織人事工作的原則和政策,才能在總體原則的指導下,運作好具體層面上的工作。其次做到懂得具體工作規矩。組織工作在各個時期有特定的規章制度。必須按照權限、程序請示報告後,方可以實施,而不自以為是,這本身就是組織工作的規矩。三是在職權範圍內守規矩。基層組織建設,需要辦理的事情很多,發展黨員,黨員管理,鄉村級班子建設、村政務公開等,有很多事情的要幹,也要形成規矩,這樣讓領導放心。
作為鄉鎮基層組織領導幹部,還要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示範,做出表率。壹是求公正。即公正無私,公道正派,辦事出以公心,堅持原則;壹視同仁,不偏袒,不偏私,豁達大度,心胸開闊,寬厚待人。二是謀事業。要立誌做大事,把工作做細,做紮實,做得好。三是講廉潔。要管住自己的頭,不該想的不想;管住自己嘴,不該吃的飯不吃;管信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不去。要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這樣永葆壹個組工領導幹部的良好形象。四是保氣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利益觀,始終保持***產黨員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才能樹立有地位、有威信、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