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有關讀書的相聲

有關讀書的相聲

相聲《我要讀書》雙人相聲:

甲:謝謝,謝謝在家給我壹個人的掌聲。

乙:哎,您這不對啊!?

甲:再拍手這些個都是給您的。?

乙:謝謝大家。?

甲:再壹次謝謝大家給我壹個人的掌聲。?

乙:您老爭這個幹嘛呀??

甲:其實臺下的各位是來看妳的。?

乙:哦不,看咱們兩個。?

甲:嗯……?

乙:怎麽呢?

甲:以您為主,以我為輔。

乙:哪能這麽說呀??

甲:誰不知道啊?XXX,在相聲界這麽長時間,能耐大啊,本事強啊!?

乙:不敢當。哪及得上妳學富五千啊!?

甲:相聲也好,讀書也好,都是好事呀!?

乙:嗯,好事!?

甲:都充滿了藝術的魅力!是不是啊。?

乙:可不是嗎?

甲:人各有誌,不可強求。有人不愛聽相聲。?

乙:可不,多了去了。?

甲:就說您這個人多高尚?

乙:我什麽高尚啊?

甲:壹心就想學習?

乙:我太傻了。?

甲:好啊,我就愛跟這樣的人壹塊聊天啊,談事無的,因為本身我就是壹個揍學問的人,知道嗎??

乙:揍學問的人?做學問的人。?

甲:我這是古,古字。?

乙:沒有這字根本就,?

甲:不是這麽念是吧??

乙:就是做學問。?

甲:好,我是做學問的。?

乙:是嗎??

甲:因為什麽呢,妳看我從大學的時候就是,出來之後吧,這麽些年吧哈

乙:妳才幾歲啊,還上大學?

甲:現在沒上,將來也要上的,妳就算,就……妳聽我說,別鬧。?

乙:您聽我說,攔著,我問問您,跟您聊個天。?

甲:誰認識妳呀?我,我……因為什麽……?

甲:這叫什麽話?咱這聊半天了,我這,閑聊天,我問問您。?

乙:會聊天不會?

甲:妳說!

乙:問您話,得有問有答。

甲:啊,對!?

乙:您答您得挨著啊。?

甲:好。妳看,我也不懂這些,說點別的。?

乙:哎……對,最好聊點別的。說看書吧,

甲:對,說看書,就得看書。

乙:是!

甲:對不對,我就特別喜歡看書。啊,尤其是古典文學。我對古典文學非常地推崇!?

乙:您還喜歡古典文學??

甲:妳瞧我這嘴啊。推崇!妳看!我對古典文學推從!呀,說錯了。

乙:咳!

甲:我再來壹遍啊!?

乙:別顯擺了,行了,我知道您喜歡這個!?

甲:我喜歡這個,這些個大文豪們,妳說人家,人家,人家怎麽弄的這個?(拍手)啊!?

乙:這文豪都烙燒餅去了怎麽著?拍什麽呀。

甲:那個……書啊!?

乙:書,您看書,翻!?

甲:怎麽寫的?四大名著,那在我心中是了不起的壹座山!?

乙:是,好書!?

甲:啊,四大名著,看看去!?

乙:是,我看了。?

甲:看看,學好,看看。?

乙:沒不學好,我看了。?

甲:四大名著,都知道吧。

乙:當然知道啊。

甲:三……三國演義……?

乙:啊,有。?

甲:對了??

乙:對!

甲:哎呀!哎……

我說對壹個啊……?

乙:壓根就沒說對過這位!?

甲:壹腦袋冷汗!

乙:蒙事呢。?

甲:三國演義,對不對??

乙:對!?

甲:妳買四本,都來都來!三國演義。?

乙:啊?湊四本這就四大名著啊??

甲:紅樓夢。

乙:這就對了。?

甲:對嗎?水滸傳。?

乙:有。?

甲:古典名著,多看看吧。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乙:這話就對了。?

甲:是不是??

乙:有這麽句話!

甲:我雖然不知道這兩句話什麽意思啊……但是我,知道……好話!?

乙:啊,不知道什麽意思您就說啊?

甲:好話!

乙:是好話,您也得了解它。

甲:我最愛看的就是西遊記。

乙:西遊記好啊。?

甲:西遊記都知道。啊,這個,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人。這仨人沒關系啊,壹個頭磕在地上跟親哥們壹樣,哥兒仨站起來,是吧,壹塊成立了壹個國家叫蜀國,啊。這邊還有壹個國家呢,叫東吳,哦……這邊……?

乙:您看書看串了您這個!那兒啊,跑三國去了這個??

甲:為什麽?

乙:咳!行了,別想了。?

甲:老問那轉!?

乙:行了!甭想了。?

甲:就是他們弟兄幾個人吧,?

乙:師徒四人。

甲:唐僧啊。?

乙:對啊。?

甲:西天取經嘛!對不對,帶著他們仨走。我最愛西遊記,人情味很濃!

乙:對,擬人的東西。?

甲:哎呀,雖然說寫的是妖魔鬼怪,但是很多故事很像是人身上的。?

乙:是嗎??

甲:妳比如說唐僧跟豬八戒,我覺得很像是父子二人。?

乙:怎麽會呢?

甲:八戒又讒又懶,說瞎話不幹活。唐僧最喜歡他。

乙:這叫溺愛。

甲:是不是啊。有壹個章節,我不知道妳們註意沒有啊,?

乙:怎麽寫的??

甲:特別有人情味。?

乙:說的是什麽?

甲:豬八戒去問唐僧,師傅,他們都說我是世上最醜的,您說我是嗎?

乙:唐僧怎麽說?

甲:唐僧壹聽眼淚下來了,孩子我不能說這個話呀,您得告訴我,我到底是不是世上最醜的。妳這樣,妳呀去問壹問觀音菩薩。豬八戒問觀音去了啊,打菩薩那兒出來興高采烈,師傅!XXX是誰呀??

乙:提我幹嗎呀(退場)

擴展資料:

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壹般認為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形成。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

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清年代,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的“方言相聲”。在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莊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表演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單口相聲由壹個演員表演,講述笑話;對口相聲由兩個演員壹捧壹逗,通常又有“壹頭沈”和“子母哏”兩類;群口相聲又叫“群活”,由三個以上演員表演。

傳統曲目以諷刺舊社會各種醜惡現象和通過詼諧的敘述反映各種生活現象為主,解放後除繼續發揚諷刺傳統外,也有歌頌新人新事的作品。傳統曲目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賈行家》、《扒馬褂》等,總數在兩百個以上。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則以《夜行記》、《買猴》、《帽子工廠》等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