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的意思是:
1.?天幹的第二位,用於作順序第二的代稱。
2.?指代壹方?:甲方~方。~型腦炎。
3.?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於簡譜“7”。
4.?姓。
乙,讀音:[ yǐ ]?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本義是像植物屈曲生長的樣子,可作形容詞、名詞、動詞等。
擴展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乙,甲骨文、像壹繩子。造字本義:用來捆綁的繩子。金文、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捆綁的繩子叫“乙”,用繩子捆綁叫“己”*(紀)。
相關詞匯:
1、乙酸[yǐ suān]?
俗稱醋酸。有機酸,分子式CH3COOH。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是醋的主要成分。無水乙酸在低溫凝固成冰狀,俗稱冰醋酸。為重要化工原料,用於制人造纖維、塑料、藥品等。
2、勾乙[gōu yǐ]?
在報刊書籍的某些詞句兩端,畫上形狀像“乙”的記號(?),表示要抄錄下來,作為資料。
3、乙炔[yǐ quē]?
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2H2。是最簡單的炔烴,用於焊接和照明的電石氣就是含有少量有毒雜質的乙炔,純乙炔是無臭和近乎無毒的。空氣含乙炔在2.8%—65%範圍內,可因火花引起爆炸。純乙炔受壓達150千帕時,可因撞擊而爆炸。
4、塗乙[tú yǐ]?
塗是抹去,乙是勾畫,指刪改文章。
5、面乙[miàn yǐ]?
謂面向東方。古人以天幹地支、陰陽五行配五方,甲乙木為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