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隤讀huī tuí。
1、累得患了病的樣子。
2、有病、生病,多指馬而言。
3、疲極致病貌。
4、沒有誌氣的樣子。
出處
《詩經.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明.葉憲祖《易水寒.第壹折》:羞殺我老馬虺隤,那盜狗***鳴雞,都碌碌因人跛躄。
虺(拼音:huǐ、huī)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是蝮蛇壹類的毒蛇,引申指小蛇,又引申指蜥蜴類的動物,讀huǐ;又用於“虺?”、“虺頹”,指疲勞有病的樣子,讀huī。
形聲字。從蟲,兀聲。初文作“蟲”,字形像壹條頭向上昂,尾巴翹起來的蛇,戰國時期在“蟲”的基礎上增加聲旁“兀”,進而成為形聲字。是“蟲”的加旁分化字。隸變後楷書寫作虺。
本義是蝮蛇壹類的毒蛇,音huǐ。《詩·小雅·斯幹》:“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即夢到了黑熊羆是那樣粗壯,夢到了花虺蛇是那樣細長。由毒蛇之義引申,“虺”又可表示小蛇。《國語·吳語》記載“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即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後患。
康熙字典
古文:蟲《唐韻》《正韻》許偉切。《韻會》詡鬼切。並音卉。《廣韻》:蛇虺。《詩·小雅》:維虺維蛇,女子之祥。《爾雅·釋魚》:蝮虺。詳蝮字註。
又王虺。《楚辭·大招》:王虺騫只。註:王虺,大蛇。
又水虺。《述異記》:水虺五百年為蛟。
又姓。《潛夫論》:虺氏,皆子姓也。《唐書·則天本紀》:削越王貞及瑯琊郡王沖屬籍,改其姓為虺氏。
又人名。《書·仲虺之誥》疏: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
又《博雅》:虺虺,聲也。《詩·邶風》:虺虺其雷。傳:暴若震雷之聲虺虺然。
又《正韻》呼回切。音灰。喧虺。《詩》虺虺其雷,亦讀平聲。
又《爾雅》:虺隤,病也。《詩·周南》:我馬虺隤。
又與螝通。《顏氏家訓》:《韓非子》曰:蟲有螝者,壹身兩口,爭食相龁,遂相殺也。茫然不識此字何音。後見《古今字譜》是虺字。按螝當作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