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教案
《刻舟求劍》公開課教案 教材分析 《刻舟求劍》這是壹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壹個坐船過江的人,不慎把寶劍掉進江中,只是在船上刻了壹個記號,準備船靠岸以後,從刻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撈寶劍。這個寓言故事,諷刺那種辦事愚蠢,不知事物變化的人。 學情分析 1、學生對文言文中字音字義的理解還是有壹定困難,誦讀課文時也會有壹定的困難,需要示範朗讀,使學生整體掌握文章內容,特別是朗讀的停頓,培養學生的語感。 2、在教學中應運用看譯文、觀插圖、查字典、等方法學習文言文,註意培養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的意識,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的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使學生對故事蘊含的道理有壹個大概的把握,並用言語讀出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並能聯系生活中的事來進行,使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刻舟求劍”這個成語的含義,理解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 2. 學會本課生字:遽、契、涉、墜、惑,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背誦課文。 4.寫話練習。用壹段話寫出在學雷鋒活動中做的壹件事。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 2.理解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 教學難點:寫話練習。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壹、導入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壹個學期以來同學們壹定讀了不少的成語故事。誰能說說妳讀過哪些成語故事? 生:(學生說成語故事的名字,或找壹個學生說壹個成語故事) 師:同學們剛才說得非常好,有機會我們開壹個成語故事會,好不好? 生:好! 師:每個成語都是壹個故事,每個成語都告訴人們壹個道理。今天我們再學壹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板書課題)看看《刻舟求劍》講了什麽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麽道理? 二、自學生字,要求重點放在分析字形上 三、集體學習,掌握字形,弄懂字義 1.檢查個人學習情況。 (1)指定認讀。 (2)開展競賽認讀。 2.開展互教法。 3.教師幫助分析重點字形。(筆畫多和易錯的) 劍:右邊是“臉”的左半部,最後壹筆橫變成提,右邊是“刂”旁。 急:上下結構,上面是?,中間是彐,下面是“心”底。因為心裏急,所以下面是“心”底。 號: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口,下邊是橫,豎折折鉤,註意最後壹筆不要穿過橫。 慌:指心裏慌,所以左邊是“忄”旁,右邊分為上中下,上面是草字頭,中間是“忙”的右半邊,下邊是 。要寫緊湊些,可與熟字“流”區別異同點。 4.擴詞練習,豐富詞匯。 5.邊講邊理解詞語: “寶劍”:原指稀有珍貴的劍,後來泛指壹般的劍。 “不慌不忙”:心裏很沈著,不著急。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學生讀課文。思考: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麽時間?什麽人?在什麽地方?寶劍掉到哪裏去了? 2.提問:這個人的寶劍是怎麽掉進江裏的?讀課文回答。“不小心”是什麽意思?再讀這壹段,用十分惋惜的語氣讀讀。 過渡:那個人是怎麽做的呢?他為什麽這樣做? 3.讀第二段,回答問題(①壹點兒不著急。②在船舷上刻記號。③他想記住掉劍的地方,撈上寶劍?) 4.指導看插圖,說清圖意。 5.小聲讀3~4段,思考:當有人問他,他是怎麽回答的? (1)提問:“有人”指的是什麽人?他為什麽要問?每句話是什麽意思”應該怎麽讀,誰來讀讀看? (2)教師示範。1、請同學們根據古文的意思,嘗試著給古文斷句(範讀)。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學生練讀,指名讀。第壹句要讀出著急的語氣。兩句話既要讀出不理解的語氣,而且還要讀出不贊同的口氣。 (3)理解詞語“不慌不忙”的意思。他為什麽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語氣讀讀那個人的話。 (5)提問:按照那個人說的辦法,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麽?(展開討論)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掛圖)讓學生看明白:船壹移動,船的位置就變了,在船上的記號的位置也跟著變了,那個人只記住劍從船弦掉下去的位置,並不是劍掉在水裏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後,從船上刻有記號的地方撈到劍。 五、揭示課題,析字悟意 1.讓同學說出這個故事的名字。 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個成語的意思。 六、總結談話,啟發聯想 1.分組討論。 ①那個人等船靠岸後撈到劍了嗎? ②他沒撈到劍會說什麽? ③別人可能又會說什麽? 2.提問 ①妳認為那個人錯在哪裏? ②學完寓言以後,妳明白了什麽道理? 七、教學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刻舟求劍》這個成語故事,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情況變了,處理事情的辦法也要跟著變,否則會犯錯誤。誰能用刻舟求劍說壹句話? 生:(略)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希望同學們課後多讀壹些成語故事,到開成語故事會時不僅能說故事,還能說出其中的道理。能不能做到? 生:能。 八、拓展想象 1、假如妳也是壹位渡江的人,妳的東西不小心掉進了水裏,妳的心情會是怎樣?妳會怎樣做? 2、學習了這則寓言,妳懂得了什麽道理? 3、妳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知道這個道理,在生活中還能犯“刻舟求劍”的錯誤嗎? 4、指名讓學生復述故事。播放動畫。 5、舉生活中的例子。 小結:像這樣把壹個深刻的道理寄托在壹個精練、生動的故事裏的文體就叫寓言。 6、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