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8-14 閱讀次數:4159次
人們到處在談論信息,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信息這個詞匯。我們聽說:我們現在進入了壹個信息化社會,我們正在邁向信息高速公路,我們將要迎接壹個信息爆炸的新時代。?
那麽什麽是信息?
廣義的說,信息就是消息。壹切存在都有信息。對人類而言,人的五官生來就是為了感受信息的,它們是信息的接收器,它們所感受到的壹切,都是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們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類正通過各種手段,發明各種儀器來感知它們,發現它們。?
不過,人們壹般說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來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沒有用處了。信息還可以被儲存和使用。妳所讀過的書,妳所聽到的音樂,妳所看到的事物,妳所想到或者做過的事情,這些都是信息。文章來源:《世界科普畫廊》
第壹節 什麽是信息
大眾傳播信息作為信息的壹種,是傳播者對社會信息所作的有目的的選擇性的抽樣,也是受眾對抽樣傳播所作合目的性、選擇性的抽樣。這樣的信息既具有壹般信息所固有的特征,又具有大眾傳播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點。研究和揭示大眾傳播信息的特征,是為了正確地指導和組織大眾傳播活動,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與進步。大眾傳播信息的主要特征,可歸納為如下六點:
1、新聞性
大眾媒介中的信息具有新聞性,因為信息傳播就是告訴人們不知道的已經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日本信息學者日比野省三(1988)說過:“信息量與其本身的概率成反比,與意外性和新穎性成正比。……新聞就是報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這當然是信息。重大新聞可以說為信息量大。‘狗咬了人’這種事誰都認為是不足為奇的。給大家講述世人皆知的事情自然算不上新聞。相反,‘人咬了狗’這種事是不符合普通常識的。壹旦發生突發事件,這種信息就成了重大新聞,信息量也就增大了。”可見,信息量是訊息出現概率的單調遞增函數。大眾媒介中未知性、意外性、新穎性的信息,它所具有的信息量越大,新聞性也越強。
2、娛悅性
在大眾傳播媒介中,消遣娛悅的信息所占的比例正呈日益上升趨勢。它適應了世界各國工作時間日益縮短、閑暇時間日益增長後對娛樂性信息的需求。斯蒂芬森在《傳播遊戲論》(1967)壹書中早就看到,大眾傳播中“幾乎全部內容,都有壹種普遍化的遊戲或娛樂的功能。”其實,在人類最原始的傳播形式——神話、傳說、史詩、寓言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眾多的消遣娛悅性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娛悅性將成為大眾傳播信息的壹個越來越鮮明的特征。新聞媒介也正日益成為新聞與娛樂的媒介。
3、知識性
信息社會也是知識社會,信息爆炸也意味著知識的增長。傳播知識,交流經驗,傳繼文化遺產,介紹最新科技,歷來是大眾媒介的主要任務。但是,不同的媒介在呈現信息的知識性特點時,它們是各有特色的:書籍主要記載已經構成的知識,雜誌主要刊登正在形成的知識,新聞媒介(報紙、廣播、電視)主要傳播萌芽時期的知識和當前最為適用的或受眾還不知道的知識。可以肯定,當代人知識倉庫中的許多知識,主要不是來源於他們的父母和老師,而是來源於各種大眾傳播媒介。今後,大眾媒介信息的知識性,也只會增強不會削弱。
4、價值性
大眾媒介中的信息都應該是有意義的和有價值的,否則,它就沒有加工、傳播、存貯、再創的必要。判斷信息是否有價值,不取決於傳播者和傳播媒介,而取決於受眾,取決於信息對受眾有用的程度和對受眾接受目的投合的程度。信息價值的大小與對受眾有用和投合的程度成正比。壹般認為,信息價值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理論價值,經濟價值,美學價值,社會價值,政治價值,宗教價值。這種價值體系,基本反映了大眾媒介的信息價值的實際。
5、真實性
媒介信息的真實性,是指按照事物運動的狀態和方式作真正客觀、準確的描述和反映,而不能憑人們的主觀臆想和推斷作誇大、縮小和虛假的信息傳播。當事物運動處於壹種錯綜復雜的狀態時,大眾媒介則應從不同角度、層面和以不同視野、方式對事物運動的全過程作準確、客觀的動態描述,使受眾對事物的運動變化有本質的認識。因為,不真實的虛假的信息會導致受眾對外在變化作出錯誤的反應,造成決策失誤。
6、時效性
這是指信息從大眾媒介發出到受眾接收、利用的時間間隔及其效率。隨著大眾傳播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信息時效性有增無減的需求將會得到進壹步滿足,信息傳播與接收將會越來越快。在時間面前,信息是易碎品。即使是十分真實的、很有價值的信息,壹旦失去了時效,它就會變成無人問津的東西。大眾媒介中的昨日消息、上午新聞,正迅速地被剛剛發生的、正在發生的甚至即將發生的信息所取代。人們對時效性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
信息化是指培育、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的生產力,並使之造福於社會的歷史過程。信息化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它的意義不僅限於技術革命、產業發展,信息化正逐步上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關鍵因素,成為人類進步的新標誌。
信息化: 也稱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指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不斷推廣和應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信息技術和其他相關智能技術,達到全面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勞動生產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人民生活質量的目的。信息化是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動態發展過程。在這壹過程中,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上升,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結合日益密切,信息資源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與工業化的過程壹樣,信息化不僅僅是生產力的變革,而且伴隨著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