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期”是“鐘子期”的節縮,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正巧遇見,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
原文“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意思是既然我遇見了妳鐘子期(這樣的知己),就算我只能彈奏流水之曲(而不能有大的作為)又有什麽值得遺憾的呢?出自唐代文學家王勃於上元二年(675年)所創作的壹篇駢文《滕王閣序》。
作者以俞伯牙自喻,而將在坐的賓客比作鐘子期。意思是自己既然遇到了知己,那麽在知己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抒發自己的意趣誌向也就不會感到慚愧了。
擴展資料:
後世影響
從內容上看,《滕王閣序》拓展了駢文的藝術境界。在藝術形式上,《滕王閣序》接受了六朝抒情小賦的傳統,又在駢文的形式上加以散文化,達到了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統壹。《滕王閣序》既是六朝駢文之新變,也是唐朝駢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聲。
創作背景
高宗時,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此閣,並於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閣上歡宴群僚和賓客。作者南下探親,路過這裏,也參加了盛會,即席賦詩,並寫了這篇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