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得意忘形什麽意思(得意忘形與不求甚解)

得意忘形什麽意思(得意忘形與不求甚解)

近日早上看書,看到古人做學問,說要“得意忘形”,心中大是不解。細思之,方才明白。原來古人做學問,以追求境界為最高目標;而境界的理解,便是“意”。因此“得意”,就要抓住精神本質;對於“忘形”,便是放棄外在現象。這便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另解。

現在的人們已經把“得意忘形”的本意給丟棄不用了,成了壹個人輕浮、淺薄的代名詞了。從古時到現在的幾千年,壹個詞義有了這麽大差別,已經無法探究變化的原因和動力了。想起了《菜根譚》裏說的“得意時須早回頭、失意時莫便拂手”,這裏的“意”,雖然還與目標追求相關,但已經遠離了古人的本意。再想起李白所唱“人生得意須盡歡”,更是相去萬裏了。“得意會、忘形體”已經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無處尋找了。

同樣的另壹個詞“不求甚解”,也有類似的經歷。

經查字典,“甚”的意思不少,現摘錄如下:

會意。小篆字形,從甘,從匹。甘是快樂,匹,匹耦。沈溺於男女歡情。本義:異常安樂。

甚,尤安樂也。――《說文》。徐灝註:“甚,古今字。女部。‘樂也。’通作耽、湛。《衛風·氓篇》:‘無與士耽。’《小雅·常隸篇》:‘和樂且湛。’皆甚字之本義。從甘匹,會意,昵其匹耦也;甘亦聲”

玄甚。――《老子》。註:“謂貪淫聲色。”

過分。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歟?――宋·蘇軾《教戰守》

厲害,嚴重。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說》等等。

由上可以知道,“不求甚解”裏的“甚”應該解釋為“過分、嚴重”。意思是說,做學問不要研究太過分,對事物的認識不要太求究原理。這裏面包含著辯證法。太追究原理,易鉆入牛角尖,而難以認識事物的本性。只要抓住事物的普遍特性,而不必求“過分”解釋。超過了“度”,其“解”將偏離“中庸”。

想起上學時老師經常訓話:學知識不求甚解,這怎麽能成材?於是,“不求甚解”便在心裏留下了不好的認識。為“求甚解”,便苦學、勤練、死背、融通。

其實,上學時的知識都屬於“不甚解”範圍。學校知識是基礎知識,為壹個人以後建設知識大樓打基礎;等到基礎打好,才可以根據個人能力與喜好再在某方面“求甚解”,並由此成為專家或者學者。

“得意忘形”與“不求甚解”,古意與現在的意思已經完全不壹樣了。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隨意引用古語典故時,是否認識到我們在曲解古人、在否定古人的勞動成果呢?我手頭沒有成語詞典,無法確定這兩個詞語是否有合理解釋,因此也無法肯定自己的分析。但我知道,數千年之隔,本不容易明白古人,更何況那個時代殘留的只言片語不能開口說話呢?由此,也就難怪後人斷章取義、望文生義了。

由此更嘆服古人,傷懷過去,憂愁現在。我想,如今全球壹體化越來越形成***識,英語作為世界語言大行其道時,祖先留給我們豐富的語言文化寶庫,將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