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禦溝詩葉的相關典故

禦溝詩葉的相關典故

這也許是最淒苦無奈也最浪漫溫馨的故事了。“紅葉題詩”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節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詩》裏記當事人為顧況,《雲溪友議·題紅怨》為盧渥,而宋初孫光憲《北夢瑣言》成了進士李茵,人名雖各不同,但內容大同小異。 據《雲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舍人盧渥到長安應舉,偶然來到禦溝旁,看見壹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後來,唐宣宗李忱裁減宮女,準許宮女嫁百官司吏。他娶了壹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壹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幽幽地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郎君收藏在此。” 另據《本事詩》記述,天寶年間,顧況在洛陽時暇日與壹二詩友遊於苑中。壹位宮女在梧桐葉上寫了壹首詩,隨禦溝流出,詩雲:“壹入深宮裏,年年不見春。聊題壹片葉,寄與有情人。”顧況得詩後寫下:“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從上遊流入宮中。過了十幾天,又在禦溝流出的梧桐葉上見詩壹首,詩雲:“壹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故事很淒美,但她沒有韓氏那麽走運。 而在《北夢瑣言》裏,卻演化成了人鬼相戀的悲劇故事:進士李茵是襄陽人。壹次他遊禦苑,見壹片紅葉自禦溝中流出,上題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李茵將紅葉收貯在書箱裏。後來僖宗在藩鎮之亂中到了蜀地,李茵奔竄到南山壹個老百姓家。見到壹個流落人間的宮女,她說自己是宮中的侍書,名叫雲芳子。她很有才學,李茵和她交往日深後,雲芳子發現了那片紅葉,哀嘆說:“此妾所題也。”於是同行到蜀地去,壹路上雲芳子詳細講述了宮中的事。到了綿州時,壹個宦官認出了她,宦官問:“妳怎麽跑到這裏來了?”逼令她上馬,強行帶走,李茵十分難過,但又無可奈何。那天晚上他宿在旅店裏,雲芳忽然進來了,她對李茵說:“妾以重金賄賂了中官,今後我可以跟妳走了。”佳人失而復得,李茵欣喜難以言表。於是兩人相伴回了襄陽。幾年後,李茵得了病身體消瘦,有個道士說他面有邪氣。這時雲芳子才對他說了實情:“那年綿竹相遇。妾其實已死。感君之深意,故相從耳。但惜人鬼殊途,不敢再連累君。”說畢置酒與李茵對飲,酒後飄然而去,遂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