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四大發明”和“絲綢之路”的翻譯,很多考生直接喊題太難了。有網友吐槽並曝光了壹些“神譯”——火藥被翻譯成“TNT”,指南針被翻譯成“GPS”...
如何翻譯帶有“中國風”的詞,比如“宮保雞丁”、“麻婆豆腐”,請聽老師說。
試紙
整個漢譯英過程中,考生喊瘋了。
四六級考試的變化之壹就是把完形填空改成了翻譯。
改革後,單句的漢譯英改為段落的漢譯英,涵蓋了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四級長度為140~160漢字,六級長度為180~200漢字。
翻譯占總分15%。有人說四六級“得譯者者得天下”。
六級考試結束後,考生們的唱功都很差,題目緊緊圍繞著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比如“中國園林”、“絲綢之路”、“中秋節”等等。不尋常的話讓考生們瘋狂。
“感覺很難。內容涉及社會、歷史等方方面面,對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原工學院大三學生成敏表示,與以前相比,這次難倒她的是整篇漢英翻譯。“我們不僅要逐句翻譯,還要註意上下句之間的聯系。”
她說,改革後的大學英語四、六級相當“國際規範”。托福、雅思等考試也是大規模漢譯英、段落信息匹配等題型,難度較大。四六級可以作為“熱身練習”。
入學考試的候選人
“指南針是我的。
萌萌翻譯成GPS。"
面對考題,很多考生都很無奈。
“我不能寫或者留空。我創造了所有我不會的文字。”大二學生程濤說,這還不如以前完成完形填空。
開車瘋了的考生大多是那些有中國特色的“專有名詞”,網友們紛紛吐槽翻譯內容,其中爆出不少“神翻譯”:
@神壹樣的男孩:火藥不是“TNT”嗎?指南針被萌萌翻譯成了“GPS”。
@“鹿吃荔枝”:我問室友“絲綢之路”怎麽翻譯,她說,heRoadofSiChou。
@太陽之心:我翻譯了《中國園林》,然後寫了《池塘》。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搖著寫水坑...
@京京京京京京:學生們把火藥寫成TNT2-4-6三硝基甲苯。
@中中中中中中_ _居正:我翻譯的四大發明都是用拼音拼出來的。
互連
看看這些。
專有名詞英語
怎麽翻譯?
絲綢之路:絲綢之路
造紙
火藥
指南針:指南針
打印:打印
偏盤
翻譯方法
馬坡托夫
喬普西
清蒸肉雞
(蒸母雞)
宮泡雞宮泡雞
紅燒豬肉丸
紅燒丸子醬油
(紅燒肉丸)
豬肉肺新辣椒醬
牛肉和牛肉
(辣椒醬泡牛肚)
為什麽北大不是北大?
四六級爆發“神譯”,引發新壹輪討論。
麻婆豆腐曾經被翻譯成有雀斑的女人做的豆腐,夫妻肺片翻譯成夫妻肺片,男孩雞翻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這些翻譯很諷刺。
“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菜名怎麽翻譯?為什麽北京大學不是北京大學,而是北京大學?商報記者采訪了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傅老師。
“中國的菜沒有英文,也沒有規定怎麽翻譯。不管用哪種方法,翻譯都是壹種解釋,只要能達到效果就行。”傅舉例說,豆腐在國外被外國人稱為豆腐,《漢英詞典》中的豆腐是“豆”和“煉成奶的東西”的翻譯。
為什麽北京大學不是北京大學,而是北京大學?
傅說,新中國成立前,有壹套英美姓名對應法,或者說對應表,類似於當時的拼音法。這個表也可以在英漢詞典後面的附錄中找到。peking是用類似拉丁語的音韻拼寫的,Tsinghua就是清華。早期的地名和人名都是這樣拼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