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的拼音是yín zhōu。
鄞,漢語二級字,讀作鄞(yín),本義指邊際、界限,引申義是形體、軀體。鄞也指古代地名,即今浙江省寧波市。該文字在《廣韻》和《邑部》等文獻均有記載。
康熙字典
《廣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說文》會稽縣名。《後漢·郡國誌》鄞,章安故治,閩越地,光武更名。《註》本鄞縣南之回浦鄕,章帝章和元年立。
又《順帝紀註》鄞故城,在鄮縣東南。
又《唐韻》語斤切《韻會》疑斤切,?音齗。義同。
鄞字讀音
命名鄞地和用作縣名的“鄞”字本義為何,跟“勾無、禦兒、姑蔑”和古“句章”縣名壹樣其實難詳,都是古越語的音譯。
正如浙江大學教授陳橋驛在《蕭山方言趣談》序中所說:“古代越人是壹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部族,現在留下的古代越詞越語,都是越音漢譯。”當然這個漢譯要加引號,古越人時,華夏民族尚無漢人之說。
“yin”只是古越人對自己居住地的語音認知,由於無文字的記載可以查證,現在已難以弄清它的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