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有10畫。
容,拼音:róng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壹般認為指容納,引申指對處在壹起的人不排斥,能接納。由此在引申指允許、讓。另外,“容”也假借為人的外表,如容貌、儀容,引申指樣子。有人認為容貌的“容”本作“頌”,後作“容”,也有人認為“容”本身就有容貌的含義。
“容”的構形,曾經有過不同的提法,有的說,從宀從公;或以為“宀”作形旁,“公”作聲旁;或以為容從宀,從谷。宀指房舍,谷指山谷。二者都有容納的意思。也有的學者認為,甲骨文。外部是早期的“穴”字,下部的“口”表示某些物品。洞穴中有物品,就是裝、盛、容納的意思。從這個角度講,容是會意字。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竝餘封切,音融。《說文》:盛也。從宀從谷。徐鉉曰: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增韻》:受也。包函也。《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眾。《書·君陳》: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註:謂包之也。
又《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為所包容久矣。
又儀容也。《禮·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射義》:試之於射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又《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又從容,安也。《書·君陳》:從容以和。《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又《爾雅·釋器》:容謂之防。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又禮官曰容。《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為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又飛揚貌。《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