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葉蘭飛”。上聯下署“何道州書有天仙化人之妙,余書不過著衣吃飰(飯)凡夫而已”;下聯下署“蘭洲仁兄學道州書,得其神似,復索余書,將無猒(厭)家雞乎?之謙”。
我們先說“朗姿玉暢”最後壹個字,以往看到的印象是“朗姿玉暢”。但這裏其左偏旁模糊不清,成了壹個黑疙瘩,也可理解是田字旁的“畼”字,也可以認為日字旁的“旸”字。到底是哪個字呢?我起初拿不準,不敢認,經查:
“畼”,音ch?ng。其基本字義:1.荒蕪。2. 除草:“初歲祭耒,始用畼。”
《康熙字典》《午集上》《田字部》畼說:《唐韻》、《集韻》?醜切,音悵。《說文解字》解釋為不生也。從田昜聲。
《博雅》畼,長也。《說文徐註》借為通畼之畼。今俗別作暢,非是。
還有壹個義項是地名用字。《史記·秦始皇紀》將軍蒙驁攻魏氏畼有詭。《索隱曰》音暢,魏之邑名。
又《集韻》直亮切,音仗。田不生也。或作?。又仲良切,音長。義同。
旸(暘)音y?ng 。其基本字義:形聲。從日,昜(y?ng)聲。本義:日出。
《說文解字》:“旸,日出也。”
《書·堯典》:曰旸谷(古稱日出之處)。傳:“明也。”
《淮南子·地形》:“旸谷搏桑在東方。”
又如:旸烏(太陽)
還有義項是晴;晴天。如:旸旸(晴熱);旸燥(天晴燥熱);旸旱(亢旱)。
蔡襄《自漁梁驛至衢州大雪有懷》:“薄吹消春凍,新旸破曉晴”。
顯然,根據“畼”和“旸”字義的不同,這裏應該是“朗姿玉暢”而不是“朗姿玉旸”。
另外再說題款中的兩個古今字。
壹是吃飯的飯的俗字“飰”,《康熙字典》《戌集下》《食字部》飰:《玉篇》俗飯字。
壹是將無厭的“猒”字。《康熙字典》《巳集下》《犬字部》猒:《說文》:飽也。從甘從肰。《玉篇》:足也。《廣韻》亦作饜。又《廣韻》《集韻》、《正韻》?於豔切,音嬮。義同。《廣韻》亦作饜。《集韻》亦作厭懕。又《玉篇》於甲切,音押。《集韻》益涉切,音魘。義?同。《集韻》本作厭。或作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