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文四的課上,遇到這樣幾句話:
1 過年了,家家都貼春聯,孩子們個個都很高興。(每家、每個)
2 張天明的衣服,件件都是名牌。(每件)
3?我們班人人都是網迷。(每個人)
(語法點是名量詞的重疊,這個我已經有所準備。)
學生問“迷”是什麽?和“米”有什麽關系。
這個班的學生我去年帶了壹年,大家都知道“辶”的意義,於是我就在白板上畫了個迷宮,說壹個人在裏面走,走呀走,找不到路,最後走不出來了,這個我們就叫“ 迷路 ”,這個遊戲叫“迷宮”。所以迷,就是沒有了方向,找不到路的意思。
學生聽到這裏,有點明白了。
“網”,作為象形字,很早就學過了,後面還遇到過網球,等等。學生也知道互聯網是什麽,那麽這時候我再說,有個人很喜歡上網,打開電腦就不願意停下了,在互聯網的世界裏,迷路了。我們就說他是“網迷”。
類似的還有“球迷”,看起球賽來,就忘記了吃飯。學生馬上接:我爸爸是球迷。
還有“歌迷、影迷”等等。
在這個基礎,給學生發已經準備好的worksheet,結合中國復雜的稱謂名詞,讓學生用“人人”和“迷”壹起讓學生做看圖說話,實質上就是句子的替換練習,強化語法結構。
________人人都是______迷。
迷是壹個形聲字,米在這邊是聲旁,這個學生也很好理解,我們學過不少形聲字。中文壹裏頭就出現了“嗎、媽”。米和迷的關系,就像馬和媽的關系壹樣。
在這裏順便拓展了壹下,我們以前玩過猜謎語,把“謎”和“迷”重新建立連接。
昨天備課的時候,沒備到這個詞,以為學生應該認得這個字,所以完全是臨時發揮。這麽看來,備課還是不夠細致。
整個過程下來,全部都是用漢語。整體思路和我在 漢字生詞教學小妙招 中提到的壹樣,無論是用什麽方法,都是為了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和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
備註:教材《中文聽說讀寫》level 2 part 2, page 18
根據 @程序員chenge 提供的 象形字典 ,查到的資料顯示:
以下是從 漢典 上查到的解釋: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