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山東“趙”姓由來

山東“趙”姓由來

趙(Zhào 趙)姓源出有四:

1、出自贏姓,始祖為造父。傳說,造父在華山得八匹千裏馬,獻給穆王。穆王乘著這八匹馬拉的車子西巡狩獵,到了昆侖山上,西王母在瑤池設宴招待。這時東南邊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駕車日行千裏,及時趕回帝都,帶兵打敗了徐偃王。由於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賜他以趙城(今山西省洪洞縣北)。從此,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為姓,成為趙姓。

2、以國為姓。造父的後代奄父,為周宣王禦。奄父生叔帶,因周幽王無道,離開周王室去晉國,為晉文侯禦。這樣,趙氏便進入晉國,後世事晉為大夫。周威烈王時,列為諸侯,開國君主趙烈侯,是晉大夫趙衰的後代,戰國時為七雄之壹。後被秦國所滅,趙國公族以原國名命姓,遂成趙姓。

3、為少數民族姓氏。歷史上少數民族亦有趙姓,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唐代有趙曳夫(“南蠻”人),等等。他們的後代都沿襲姓趙。又,蒙古族要術甲氏改姓趙。

4、趙宋王朝賜姓。先後有李姓、穆姓、隆姓及宇文復姓的歷史人物,賜姓趙氏。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馭馬能手。受幸於周穆王,傳說他曾取良馬八匹,獻予王而禦之,西行至昆侖,見西王母,樂而忘返。後聞徐州徐偃王反,遂親禦車駕,載著穆王日行千裏,適時而返,得以平定亂事,因功被賜於趙城(今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下傳至趙襄子時,與韓、魏三分晉地,建立趙國,公元前222年趙為秦所滅。其後子孫以國名為氏,稱趙姓,並尊造父為其始祖。

■遷徙分布

趙姓的發祥地在今山西省境。秦初,始皇派趙公輔任西戎地區的行政長官,居住在天水。其後代就定居在天水,隨後很快就繁衍成當地壹大望族。同時,趙王趙遷因流放到今湖北房縣,子孫在今湖北繁衍;後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推進到今廣東、廣西。趙氏南遷始於三國之時,由涿郡趙氏趙匡胤建立的北宋,使趙姓人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由趙構建立的南宋,使得趙氏在江南地區得到了大舉繁衍發展。同時,北方的趙姓也在東北三省得到了播遷。自宋代以後,趙姓遍布全國各地。

■歷史名人

趙 勝:戰國時趙國貴族,又稱平原君,戰國四公子之壹,以“食客數千人”而著稱。

趙 奢:戰國時趙國名將,善用兵,因功封馬服君。

趙 雲:三國時蜀漢名將,河北正定人,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壹身是 膽”。

趙 翼:明代史學家、文學家。長於史學,考據精賅,其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並稱“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趙公明:相傳秦時得道於終南山。人稱之為“趙公元帥”,被奉為“財神”。

趙飛燕:漢成帝皇後,善長歌舞,由於體態輕盈,據說能“掌上舞”,故稱“飛燕”。漢嘉鴻三年,成帝微服出巡,見歌女趙飛燕艷麗非常,便召她入宮,寵愛有加。不久成帝又召其妹趙合德入宮,封趙氏姊妹為婕妤,從此趙氏姊妹貴傾後宮。為進壹步鞏固地位,趙飛燕誣告許皇後,又指班婕妤有邪媚之道,由是成帝遂廢許皇後,另立趙飛燕為後,封趙合德為昭儀,二人極得恩寵。至平帝即位後,趙飛燕被貶為庶人,自殺身亡。後人稱“燕瘦環肥”的“燕”就是趙飛燕,比喻體態瘦削輕盈的美女。

趙匡胤:後周名將,“陳橋兵變”後,代周為帝,建立宋朝,立國320年之久,使趙姓的宗族聲望達到了最為輝煌的時期。

趙文淵:北周著名書法家,擅長楷、隸書。當時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時奉命編定了壹部六體書法字典。

趙孟頫:元代傑出書畫家,浙江吳興人。其人精於正、行書和小楷,其筆法圓轉遒麗,人稱“趙體”。

趙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壹。

趙之謙:清代傑出書畫家、篆刻家,其書、畫、篆刻對後世都有壹定影響,與任伯年、吳昌碩並稱為清末三大畫家。

■郡望堂號

1、郡望

天水郡:漢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省通渭西北)。東漢壹度改為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谷東南)。魏恢復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天甘肅省水市)。此支趙氏,其開基始祖為趙襄王太子、代王趙嘉。

涿 郡:漢高帝時置郡。此支趙氏為穎川趙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穎川太守趙廣漢之後裔。

南陽郡:①春秋戰國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戰國為魏南陽,壹部分屬韓(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韓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②秦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河南省鄧縣)為治所。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今南陽市。此支趙氏為天水趙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太傅趙嘉。

下邳郡:①古縣名。秦在今江蘇睢寧西北。金移睢寧西北古邳鎮。明廢。②古郡名。東漢置國,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轄蘇、皖北部各壹部分。

穎川郡:秦滅韓,以所得韓地置潁川郡,在今河南省中部,治陽翟(今河南省禹縣)。東魏遷治潁陰(後為長社,即今許昌)。隋唐為許州潁川郡。此支趙氏,其開基始祖為趙王遷後裔西漢京兆君尹趙廣漢。

平原郡:漢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西南壹帶。隋唐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漢唐平原郡轄區也不完全相同。

漢陽郡:①東漢永平十七年(74年)曾改天水郡為漢陽郡,魏恢復天水原名。北魏有兩個天水郡,都在今甘肅省甘谷境內,北周廢。隋又曾以成州為漢陽郡。②五代後周置漢陽軍,即今武漢市漢陽。?

2、堂號

半部堂:五代後周時,趙普助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於是封趙普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釋兵權”的方法削減了地方武裝,鞏固了中央集權,想方設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問:“愛卿!妳怎樣把國家治得這麽好的?”趙普回答說:“我不過是靠了半部《論語》罷了!”趙普死後,家人整理他的書箱,果真什麽寶貝也沒有,只有他活著的時候常讀的壹部《論語》。

琴鶴堂:宋朝時殿中侍禦史趙忭是個清廉愛民的好官,人稱“鐵面禦史”。他當成都知府的時候,壹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就高興地彈琴取樂。他養了壹只鶴,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汙;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他窮得什麽東西都沒有,只有壹琴壹鶴。

此外,趙氏的主要堂號還有:“天水堂”、“孝思堂”、“谷治堂”、“萃渙堂”、“愛日堂”等。

■宗族特征

1、趙姓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幾百年。趙姓有君王、宰相 能臣、梟雄武將,均在各自領域廣有建樹。

2、家乘譜牒繁雜明了。

3、家規家訓教誨後人。如樓張村趙姓有《家規紀略》,文載:“男自八歲入塾,以三十為率……農時散而歸田,農隙即復入塾。越三十,已成名者或入庠或中式,各營相當之務;各就其才之所近使任壹職,或領農工或治圃事,或料廚事或守客廳。暇時習書史、業歧黃,家長俱不之問,惟不得玩好無益事業……事無閑人,人無暇時。有不遵家規者,由家長召集族人***同斥責。若卑幼或有過失,則告於各主,令其約束。”

■趙姓宗祠通用聯

〖趙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日聯冬夏;

雪夢羅浮。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說春秋·賈季稱趙衰為冬日之日;趙盾為夏日之日。下聯典說隋·趙師雄冬日過廣東羅浮山遇壹美人***飲,醉臥而醒,見身邊乃梅樹壹株。

中令世澤;

半部家聲。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說宋·趙普嘗為中書令。下聯典說相傳其有“半部《論語》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太宗致太平”之說。

風高琴鶴;

圖繪麒麟。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說宋·趙抃政清廉簡易,知成都,以壹琴壹鶴相隨。下聯典說西漢·趙充國,圖像麒麟閣。

系承造父;

望出太原。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說造父為顓頊帝裔孫伯益十三世孫。

投書飲泣;

留履遺愛。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晉·趙至,少時詣師受業,聞父耕叱牛聲,乃投書飲泣曰:我小未能奉養,使老父不免勤苦。下聯典自明·趙豫,官松江知府,及去,老幼攀轅,留壹履以誌遺愛。

圖麟世澤;

金城標美。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說漢趙充國。下聯典說宋趙抃。

金城標美;

玉尺流徵。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西漢·趙充國,以七十高齡馳馬金城,招降破敵。下聯典自唐末·趙光逢,以文行知名。時人以其方直溫潤,稱之為“玉界尺”。

派衍天潢;

家傳清節。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趙匡胤為北宋開國皇帝。下聯典用北宋·趙抃,卒謚“清獻”。

箕騎天上;

絲繡平原。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南宋·趙鼎,自題銘旌曰:“自騎箕尾歸天上,乞作山河壯本朝。”下聯黃自趙勝,號平原君,禮賢下士。唐·李賀有詩雲:“買絲繡作平原君。”

冀州世澤;

天水家聲。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趙氏來歷,西周造父為周穆王駕車,去西方巡狩(傳說去會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因徐偃王反叛,造父駕車日馳千裏,得以大破徐偃王,造父被封於趙城(今山西省洪洞縣),古代稱冀州。下聯典出趙氏郡望為天水郡。

〖趙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手持半部論語;

胸羅數萬甲兵。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宋代太師趙普,世稱“半部《論語》治天下”。下聯典出南宋名相趙鼎,有《忠正德文集》。

古為帝王華胃;

今有琴鶴世家。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皇帝後裔。下聯典出宋朝殿中侍禦史趙抃,清貧如水,只有壹琴壹鶴。清代趙翼《奉命出守鎮安詩》:“劇郡劍牛覘吏績,傅家琴鶴本官箴。”現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趙世炎故居中堂門額匾上書有“琴鶴世家”四字,即本此。

但願民安若堵;

何妨署冷如冰。

——趙申喬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清代文學家趙申喬自題聯。

〖趙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建宋光邦稱雄主;

工收擅畫樹大家。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趙匡胤。下聯典指元·趙孟頫。

常山驕子英雄膽;

松雪道人絕妙書。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蜀漢·趙雲。下聯典指元·趙孟頫。

發棹唱持楫請命;

推針絕繡帛成圖。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晉·趙簡子。下聯典指三國吳國·孫權夫人趙氏。

江上飛雲來北固;

湖連滄海欲東遊。

——趙之謙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清代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聯。

跨虎執鞭號元帥;

舍身抗日稱英雄。

——趙之謙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趙公明,人稱“趙公元帥”,奉為“財神”。 下聯典指抗日英雄趙壹曼。

〖趙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靈爽永護江原父老;

忠魂猶壯蜀國山河。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三國蜀漢名將趙雲廟聯。

積善有徵,受德之估;

篤心自守,與道合符。

——趙魏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清代金石學家趙魏自題聯。

雖有周親,不如我同姓;

誰為宋遠,率乃祖攸行。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自趙姓始祖得率於周穆王,賜以趙城。 下聯典自宋代開國皇帝姓趙。

乃祖曾將半部論語治天下;

後人當以千秋俎豆祭堂前。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北宋軍事謀略家趙普。

門迎珠履,平原之聲譽昭宣;

陛錫銅符,京兆之風裁夙振。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戰國·趙平原君趙勝,養士三千,下聯典自皆著珠履。西漢·趙廣漢,遷京輔都尉,守京兆尹,廉明有威。

陛錫銅符,京兆之風裁夙振;

門迎珠履,平原之譽著昭宣。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趙廣漢。下聯典指戰國時趙國宗室大臣趙勝,即平原君。

八百年聚族於斯,宋室同傳宗室表;

二千石分符到此,明州來拜潤州祠。

——趙佑宸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采用江蘇省鎮江趙氏宗祠聯。

定天下致太平,除非漢祖唐宗,誰堪伯仲;

說本來論當世,好似巨川大日,各自東西。

——佚名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趙氏宗祠聯。

祠溯南遷,踵世爵八傳,有農部高文、太常恩敕;

門開東向,俯平原三面,見榜山疊翠、劍海回瀾。

——趙藩撰趙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采用雲南省劍川趙氏宗祠聯。

■附錄:趙姓典故、趣事

〖壹意孤行〗

“壹意孤行”源於《史記·張湯列傳》。

漢武帝時有兩個官吏,壹個叫趙禹,壹個叫張湯,他們都位居九卿,而且是好朋友,但是他們的為人處世的做法卻截然不同。張湯為人狡詐多變,趙禹為人忠樸廉潔,趙禹做官以後,門下壹個食客也不招攬,就是公卿去拜訪他,他也壹概婉拒,有人托他辦事,他也壹律謝絕,所以人們稱他是:孤立行壹意而已。即執意地按自己的意誌辦事。

後來,人們把“孤立行壹意而已”簡化為“壹意孤行”,用來表示辦事時,按照自己的意見去處理,而謝絕別人的意見。現在用它來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意思獨斷專行。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源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攻打韓國。不幾天就攻占了韓國的野王,斷絕了上黨的交通。這樣壹來,上黨城孤立無援,眼看就要失守,上黨守將馮亭看到野王已經失守,認為上黨也會保不住的,與其讓秦國占了上黨,還不如親手把它轉交給趙國,韓國就可以和趙國聯合起來***同抵抗秦國的侵略。

當馮亭派人把上黨的地圖帶給趙孝成王時,趙王左右為難,他不知該怎麽辦,於是召集大們商議,其中有壹個叫趙豹的大臣勸趙王不要接受,因為無端地接受別人送來的東西,就會引起禍患,韓國之所以把上黨獻給趙國,目的是想讓秦國把矛頭指向趙國。可是趙王並不同意他的意見,於是又和平原君趙勝商議,平原君認為即使發兵百萬,壹年半載也不壹定能攻下壹座城池,現在卻不費壹兵壹卒,就可得到上黨的土地,決不能坐失良機。

趙王聽了平原君的話,非常高興,於是派平原君到上黨去接受土地,封馮亭為華陽君。可是沒有多久,趙國就大禍降臨,秦國看到即將到手的土地卻被趙國占領了,轉而來攻打趙國,趙國派出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去應戰,結果打了敗仗,秦國在長平之虎中消滅趙國士卒40多萬。

司馬遷在評價這件事時,認為平原君是壹個行為高出壹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卻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這個東西,能夠使聰明人沖昏頭腦,喪失理智,平原君貪圖馮亭的利誘,以致趙國在長平損失了40多萬人,幾乎連趙國的都城邯鄲也快失去了。

後來,人們用”利令智昏”來形容因貪利而失去了理智。

〖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源於《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駕崩時,宦官趙高和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串通壹氣,假傳聖旨,逼迫本該繼承皇位的大公子扶蘇下臺,改立胡亥繼承帝位。胡亥做了皇帝,即人們所說的秦二世。由於趙高幫助胡亥稱帝出了大力,所以胡亥拜趙高為丞相。趙高做了丞相之後並不滿足,還打算篡奪帝位,但是又害怕大臣們反對,於是便想先試壹下自己的威信。壹天,趙高趁文武百官朝見秦二世的時候,特地叫人牽壹只鹿獻給秦二世,並當著群臣的面指著鹿說:“這是馬。”秦二世笑了笑說:“丞相弄錯了,把鹿說成馬了。”趙高沒有理他,高聲地問大臣:“這到底是馬還是鹿?”群臣們有的畏懼趙高而不敢言,有的直言為鹿,有的為了計好趙高就歪曲事實跟著說是馬。過後,說實話的人全被趙高殺死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概括了“指鹿為馬”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