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劉禹錫《鶴嘆》)、“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二首》)、“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杜牧《鶴》)、“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鮑照《鶴舞賦》)、“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鄭谷《鶴》)、“丹砂結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劉伯溫《雲鶴篇贈詹岡》)、“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謝縉《題松竹白鶴圖》)。
鶴行走時,細腿高擡,挺胸昂首,邁著“矩步”,從不萎萎縮縮,徐緩而高雅,有壹種“紳士”風度,透著陽剛之氣。詩人們寫道:“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劉禹錫《鶴嘆》)、“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韋莊《失鶴》)。
詩人們寫鶴的飛,淩霄直上,翺翔萬裏。“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張九齡《羨鶴》)、“翺翔壹萬裏,來去幾千年”(李嶠《鶴》)、“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鮑照《鶴舞賦》)、“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東遊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謝縉《題松竹鶴圖》)、“分飛***所從,六翮勢摧風”(杜牧《別鶴》)、“蒼波萬裏茫茫去,駕風鞭霆卷雲路”、“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淩虛空”(友鶴仙《友鶴吟》)。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孟郊《曉鶴》)、“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李紳《憶放鶴》)、“秋霄壹滴露,聲聞林外天”(元稹《和樂天感鶴》)、“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鶴》)、“清響徹雲霄,萬籟悉以屏”(於謙《夜聞鶴唳有感》)。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鮑照《舞鶴賦》)、“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雲”(李紳《憶放鶴》)。
2.雲鶴遊天,群鴻戲海是什麽意思“雲鶴遊天,群鴻戲海”,是對偶句,其字面意思是:雲鶴在高天之上任意遨遊,群雁在浩瀚大海自由嬉戲。
但“雲鶴遊天,群鴻戲海”,並不是在描寫壹種自然景觀,而是在贊美壹種悠然、自在、孤高、超絕的書法造詣。
語出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評魏鐘繇書:“鐘繇書如雲鶴遊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耶。”此文簡稱《書評》或《評書》,唐以前典籍未見引及,最早見於宋《淳化聞帖》卷五“隋僧智果書”。
這段文字主要形容鐘繇(元常)書法輕重得宜、剛柔相備、多力豐筋、古雅茂密的超妙境界。下聯“梅炎藻夏”的意思是說初夏梅天的炎熱裝點著夏季,正與下文“麥氣迎秋”成流水對仗,字句工穩,妙手天成。
擴展資料:
萬經(1659—1741)清代學者。字授壹,號九沙,自號小跛翁,鄞縣(今浙江寧波)人,萬斯大之子。
康熙四十二年(1703)得中進士,選庶吉士,官授編修,貴州學政等,任上曾參與《康熙字典》等大型官修著作的編寫,後因事罷歸。
萬經博通經史性理及金石家言,增補萬斯大《禮記集解》數萬言,訂證萬言《尚書說》,重修萬斯同《列代紀年》。工隸書, 著有《分隸偶存》,卒年八十三。
百度百科-萬經
3.雲鶴遊天是什麽意思雲鶴遊天,群鴻戲海”,語出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評魏鐘繇書:“鐘繇書如雲鶴遊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耶。”此文簡稱《書評》或《評書》,唐以前典籍未見引及,最早見於宋《淳化聞帖》卷五“隋僧智果書”。這段文字主要形容鐘繇(元常)書法輕重得宜、剛柔相備、多力豐筋、古雅茂密的超妙境界。因此,“雲鶴遊天”,既是壹種自然景觀,更是壹種書法意象。按照筆者的理解,它是形容壹種悠然自在,孤高超絕的氣象與神態。
(*^__^*) 嘻嘻……,希望能夠幫得到妳哦~~
如果滿意我的回答的話,請采納為滿意答案哦
並輕輕壹點“贊同”~謝謝啦
-------------------妳的微笑最重要團隊
~~~~~~★ HAPPY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