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正傳主要劇情:
英俊不凡的旭仔阿飛(張國榮飾)是上海移民,他從未見過生母,自小由養母(潘迪華飾)養大,因此長大後他對生命中遇到的每壹個女人都冷酷無情。放蕩不羈的他先後與南華體育會售票員蘇麗珍(張曼玉飾)和舞女咪咪(劉嘉玲飾)同居,但後來又相繼拋棄了她們。
旭仔從養母處得知,自己原是混著西班牙和菲律賓貴族血統的私生子旭仔決要找到生母,為此他只身前往菲律賓,可是生母拒見,帶著怨恨離開。旭仔在離開香港前,將車子給予歪仔(張學友飾)。咪咪發現旭仔走了,問歪仔知不知道他在那裏,歪仔告訴她旭仔去了菲律賓,並將旭仔的車子賣掉,將錢給她去菲律賓找旭仔。
壹直暗戀蘇麗珍的警察超仔(劉德華飾)目睹了蘇麗珍與旭仔的決裂,並在母親死後,決定改行去跑船。超仔在菲律賓唐人街又遇上了旭仔,不過他假裝自己不認識他。不久,旭仔因為買賣假護照而在壹場毆鬥中身負重傷,超仔問他記不記得某年4月16日下午3時他在做什麽,旭仔說要記得的他永遠記得,但是他叫超仔告訴蘇麗珍他已經不記得了。最後他守著死在壹列異國火車上的旭仔。在這同時,另壹個阿飛(梁朝偉飾)精心打理自己準備出門,繼續上演著無腳鳥的故事 。
結局:旭仔在車上被人打了以後,然後死了。梁朝偉出現,代表壹個阿飛死了,另壹個阿飛站起來了。
《阿飛正傳》是影之傑制作有限公司投資出品的經典文藝片,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劉德華等主演,於1990年12月15日在香港上映。
該片以1960年代初期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壹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糾葛,真實再現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
1991年,影片在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獎項,張國榮憑借《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選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電影”,《阿飛正傳》名列第三位 。2008年,《阿飛正傳》在韓國重新上映 。
《阿飛正傳》被香港影評界視為經典之作 。在香港電影史上,《阿飛正傳》有著很高的地位,它是王家衛的成名之作,同時也是張國榮第壹次真正發現自己,並自覺地以壹位藝術家的標準來參照自己的壹座裏程碑。然而對於整個香港人而言,《阿飛正傳》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那是有關香港人的歸屬感和漂泊感的壹種精神歷程 。
《阿飛正傳》是王家衛登上文藝片頂峰的代表之作,也是張國榮退出樂壇揚威影壇的開山之作。1990年,張國榮被王家衛邀請來演《阿飛正傳》,從而成就了這部被香港影壇最出色的電影之壹。旭片中張國榮成功塑造了壹位孤傲叛逆的浪子形象,精彩傳神的表演讓他成功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桂冠。影片中旭仔的獨白加上獨舞是《阿飛正傳》中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段落,也是華語影史上最為經典的片段之壹。
《阿飛正傳》裏,盡管張國榮演繹得非常有力度,但仍顯示出了極強的自我控制力,給其他人留下了足夠的發揮空間。整部《阿飛正傳》用了大量筆墨來描繪旭仔的性感,導演的攝影、剪接,尤其是張國榮本人的演繹,使壹個個鏡頭都如壹雙雙傾慕的眼睛,映射出壹個華語電影中罕見的性感男人。旭仔“找媽媽”這壹情節的設置似乎也就成了壹種儀式性的暗喻,而張國榮的表演恰好是對這壹主題的深刻刻畫。
從電影的藝術貢獻角度來看,《阿飛正傳》為人們展示了壹種不壹樣的視野,MTV式的鏡頭語言,奇特的鏡頭軌跡,非常規的構圖比例,濃重又灰暗的色彩,後現代式對白方式,這些都深深的影響了香港電影,也成就了王家衛獨有的電影風格。《阿飛正傳》中沒有壹個人物是虛設的、無用的,每壹個人物都代表著壹種情感,並且導演可以把每壹個人物的情感都處理的恰到好處,換句話說,張弛有度,該誇張的就盡情演繹,該含蓄的可能只有那麽幾個短短的鏡頭,壹兩句看起來可有可無的對白,但卻讓那份隱忍的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 。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阿飛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