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五行屬火。
陸(拼音:lù、liù)是漢語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金文。“陸”字本義為高而平的地方,又指高出水面的陸地。
“陸”由本義又引申為大土山,因為山地往往具有壹起壹伏的特點,所以“陸”字又引申為跳躍。人們也常用“陸續”表示連續不絕之義。此外,“陸”還有另壹種讀音liù,是數目字“六”的大寫形式。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四?部力竹切(lù)
陸,高平地。從?從坴,坴亦聲。
,籀文陸。?說文解字註
陸,高平地。
段註:《釋地》《毛傳》皆曰:高平曰陸。
從?,坴聲。
段註:《土部》坴下曰:土塊坴坴也。然則陸從坴者,謂其有土無石也。大徐作從?從坴,坴亦聲。力竹切。三部。
,籀文陸。段註:從古文?省。從籀文?不從土者,從?而土見矣。
廣韻
力竹切,入屋來 ‖坴聲覺1部(lù)
陸,高平曰陸。又髙也,厚也。亦陸離,參差也。又姓,出吳郡、河南二望,本自古天子陸終後。?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8
古文:?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竝力竹切,音六。《玉篇》:厚也。《廣韻》:高也。《爾雅·釋地》:高平曰陸。《釋名》:陸,漉也。水流漉而出也。《易·漸卦》:鴻漸於陸。《詩·豳風》:鴻飛遵陸。
又地名。《孟子》:孟子之平陸。註:齊下邑。
又藪名。《爾雅·釋地》:晉有大陸。《左傳·定二年》:魏獻子田於大陸。
又縣名。《隋書·地理誌》:趙郡大陸縣。
又州名。唐置。
又漢侯國,在壽光。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卑陸,外國名。《前漢·西域傳》:卑陸國王,治天山東乾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