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孩子王 阿城 讀後感

孩子王 阿城 讀後感

1.從今天起,我準備就我看過、有印象的壹些好小說陸續寫壹點感想,就教於各位。需要補充做交待的是,我前面已經許下諾言,還要就小說開頭的問題寫幾篇文章,這個承諾我還是認賬的,只要有時間,寫起來並不困難。我也會穿插在壹起寫出來的。這壹周寫了四大名著的開頭,因為要檢閱資料,費了壹點神。今天去醫院看病,醫生就要我少動腦子多動身體。我對這個說法感到詫異。不過,既然是醫生的警告,聽壹下也是對的,所以,我盡可能寫吧,如若壹時跟不上,還請各位能給予原諒。

話歸正題。

我之所以把阿城的小說放在第壹位,那是因為在我的心目中,當代作家當中短篇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阿城。

阿城的這個“三王”小說,我初次看到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阿城小說剛發表的時候。那之前,我就喜歡阿城父親、電影評論家鐘惦蜚的文章,感覺那是了不起的大評論家,說話文章平易和緩,從不說大話、空話。後來聽說老藝術家在文革當中吃了苦,去世了。直感覺可惜。

阿城,真名叫鐘阿城,1949年出生於北京,文革後期,與史鐵生那壹代作家的命運差不離都去了農村。阿城好像去的是雲南。之後,回城,幹什麽不清楚,反正就寫起了小說。壹出手就是“三王”,《孩子王》、《棋王》、《樹王》。驚動文壇。我在很多年後才與阿城聯系上,阿城和我說,他就寫了那麽幾個小說,之後就再也沒有動過筆。總***加起來也就五萬字多壹點。阿城寫小說出名後,去了美國,住在洛杉磯。這些年回來了,大概是覺得老在美國待著沒什麽勁。不過這也好。要讓我在美國待壹輩子,那還不如把我關禁閉得了。這不是個生活好壞的問題,而是壹個文化隔膜問題。中國再怎麽不行,我也還是喜歡。

阿城的幾個小說,我都會壹壹來賞析,先就《孩子王》寫點感想。

《孩子王》的故事簡單,壹目了然,就寫壹個下鄉的知青被叫到農村學校去當教員。就這麽點事兒,可是阿城寫的卻不那麽簡單。

寫知青當農村小學的教員,從什麽節骨眼開始寫呢?阿城選擇了從他勞動的生產隊書記召喚他開始。不要小看了這個開始的點,裏面頗多講究。

書記先扔給他壹根煙,“我”就蹲在地上聽書記說話,書記告訴他上面要調他去當教員。“我”則還以為這是書記在拿這個事在調教他,所以不敢應承。書記認了真,說就是這個,真的。“我”才恍然。書記後來對他說:“我可派不了妳的工,分場調妳去學校教書,明天報到,到了學校,要好好幹,不能辜負了。我家老三妳認得,書念得吃力,妳在學校扯他壹把,鬧了就打,不怕的,告訴我,我也打。”就這幾句話,把書記與阿城的角色關系定了位。很準。壹方面,書記要做出壹種小領導的姿態,但是又不希望他這壹去辜負了上面的器重,所以要囑托幾句。說到自家的孩子,那就不見外了,用了打這個動詞,顯得親近和信任,很傳神。之後,作者又寫了同屋老黑和做飯的來娣兩個人物對這件事的反應。都很傳神。小說用了很少的文字,將孩子王即將上任前的氣氛全部都給鋪墊了出來。

阿城小說善於從小事小人物入手,不說概念的語言,全都是小擺設,小動作,幾句摸不著頭腦的話語,幾句不知深淺的議論,就把個勞苦大眾下層社會的眾生相給寫了出來。

我要說說阿城小說的這個切入點,那就是從書記呼喚他開始寫,而不是直接就寫到學校去站上講臺,這個切入點選的非常精妙,壹方面,把“我的生活和勞動的環境都作了鋪墊,另壹方面,也透過對書記、老黑、來娣這三個人物的素描,將”我即將要開始的新生活的氛圍也給帶了出來,這是非常精妙的表現點。

再往下看,“我”站上講臺了,可是怎麽個教孩子,心裏壹點數都沒有,因為畢竟自己也就是上過幾年初中,切不要說讀書和教書完全不是壹回事,即便就是那點知識,也是不足以給人講課的。聽課的孩子當中也有敢說話的,直接說出了沒有哪個老師是像妳這樣上課的,是不是來混飯吃的?這個叫王福的孩子也真是膽大。不過,“我”並不因此惱怒,而是問,那應該怎麽上?要不妳來試試?王福趕緊擺手。接下來就是教孩子認字,所有的孩子都跑到講臺上,往黑板上寫不認識的字,“我”則在壹旁看著,因為不會教書,只有這樣才更像是壹個老師。阿城小說總是喜歡表現那種唯唯諾諾的小人物,這說起來,也與文革與他的家庭被沖擊有關。當然,更與阿城自己的性格有關。

非常來不起的是,阿城在那個時候就那麽看重真實在小說當中的重要,與同時代的很多作品不同的是,阿城的小說彌漫著壹種卑微萎縮的氣氛,只要是寫到下層民眾,他就來了勁,壹筆壹劃都是那麽的深刻,那麽的真實。汪曾祺後來也對阿城小說的這點味道感到非常佩服,說要是他壹定寫不出來。汪先生的話並不是謙辭,而是事實。

事實上,不僅汪先生寫不出阿城這樣的小說,當時的中國那麽多作家,誰都寫不出這樣的小說,等我稍微有了壹點年紀的時候,我就特喜歡看老照片,老照片裏有壹種無法抹去的真實。讀阿城的小說,就有老照片的感覺。我非常佩服這位老大哥的創作。無論過去多少年,這樣的小說只要能讀,就立刻可以將妳召喚回那個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年代裏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的教授王德威(David Der WeiWang)認為,阿城的小說具有很強的民間性,突出地強調了生活的俗與閑,小說還是仍然未脫微言大義的框架,不過,較之文革後期的作品,他已經走得太遠了。而我認為,阿城小說的著力點已經不是簡單地批判歷史,算歷史老賬,而是看到了民間生活的自在性。與這些自在的民間生活相比,文革的介入及其惡劣的後果,簡直如同鬧劇壹般荒誕不經。阿城在未留壹字的情況下,清算著這個時代的謬誤。阿城的非凡之處在於,他用自己的文字還原了無數比之更加荒誕的生活,以及在這樣生活處境下的普通人性。

2。第壹次讀阿城是在高三的時候,去書店買壹些備考資料,順手從壹個書架上拿下《棋王》來看。書店不大,以參考,教輔類書籍為主,彼時正值周末,小店裏擠滿了穿白色校服的學生,人聲鼎沸,汗臭味極重。想借壹本書不但要考驗體力,還要考驗耐性。我租了書,拿到教室看。整整壹個晚自習,我看得入迷,記得最後車輪戰的壹段很吸引我,我喜歡的那個長發女生給我傳條,也只是草草的回復,估計後來她跟別人跑了這也應該是小原因之壹吧。

阿城的文字是讓人著迷的。雖然在《棋王》中看起來還有些學生腔,但是駕馭大場面的能力和文字組合中的靈性已經略顯壹二了,再後來他的散文集裏表現的是淋漓盡致。他對那段歲月的書寫跳脫了傷痕和反思,用了壹種截然不同的視角,通過“棋”帶出人物,寫王壹生這個奇人。看似壹個簡單的奇人的故事,但是在王壹生的棋道中滲透了阿城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道家的無為,無所不為。

再次讀阿城已是三年後的今天,這壹次讀的是“三王“系列中的《孩子王》。因為有過對阿城文字的初體驗,現在讀來格外親切,仿佛與久別的老友重逢敘舊。讀完《孩子王》的壹剎那,我的眼睛濕潤了。老朋友果然壹點也沒變,講起故事來還是那麽氣定神閑,不蔓不枝。古意,禪境,仙氣,伴隨著若有似無的淡淡的青煙,從文字的煉丹爐中裊裊升起。壹個恍惚,我甚至會想,阿城或許是神仙吧。文字功底之深,實在人跡罕見。

《孩子王》的故事情節和他的文字壹樣幹凈簡單,講了壹個關於教育的故事,裏面的人物寒磣無聊,教書,幹活,看戲,編曲兒,扯淡,生活過得波瀾不驚。小說大部分的故事都圍繞壹本當時稀有的新華字典展開,先是充當了“我”與夥夫來娣的交易條件,然後又變成了“我”與學生王福的賭註,最後又被當作精神寄托轉贈給王福。《孩子王》中的山村男女,壹顰壹笑,如此質樸無文,而他們對知識的好奇,開啟了”文革”絕境中的壹線生機。

這個小說的好處有二。

首先是文字。《孩子王》在行文上的簡潔、老道讓人吃驚,兩萬多字的小中篇,我逐字推敲,竟找不出半句廢話。在幹凈爽利的短句中,動詞的功能被發揮到極致,而繁蕪的形容詞和成語則幾乎是不可見的。且看開頭壹段:

“壹九七六年,我在生產隊已經幹了七年。砍壩,燒荒,挖穴,挑苗,鋤帶,翻地,種谷,餵豬,脫坯,割草,都已會做,只是身體弱,樣樣不能做到人先。自己心下卻還坦然,覺得畢竟是自食其力。”

短短三句話,七十個字,用了十四個逗號,十三個動詞,十個動詞短語,無形容詞。這樣的幹凈,猶如沒有半點臊子的精肉,讓人看著就能眼饞。可是吃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好的作家就像好的屠夫,能運筆如刀,挑筋斷脈,閉著眼睛心無旁騖,幾刀下去,肉是肉,皮是皮,骨頭是骨頭,豬毛是豬毛。

阿城是我見過最好的文字屠夫。他的老練,明快,以及不可思議的冷靜,堪比高素質的職業殺手。

其次是故事。阿城的文字猶如鴉片,能讓妳慢慢上癮。當妳浸淫其中時,妳甚至能感覺到作者正坐在妳的對面,他像壹個師爺壹樣抽著大煙,同時像個故事大王壹樣給妳講故事,他的口吻平和從容,余韻十足。在妳入迷的時候,他會用煙鬥輕敲妳的腦瓜,然後看著妳的囧態哈哈大笑。可是妳還會覺得,那煙鬥真像禪師的法杖,妳木魚般的腦袋會因此壹點即通。

阿城所講的故事可能並不奇巧,但是他講故事的方式卻是獨具魅力的。他有著廣博的見識與超拔的品格以及老成的氣質,在起伏不大跌宕有致的故事框架裏,阿城盡量在細處著筆,將玄渺的哲學命意和高遠的文化沈思寓於平凡人生的揭示與升華,而在故事的敘述中,則以樸素的寫實筆法,註之以意、行之以情、凝之以神。故事以外的魅力超過故事本身,正是大師的特征之壹。

《孩子王》的故事並不曲折,壹切都是那麽順理成章,沒有懸念。但阿城自有他的辦法,他的小說多取材於他熟悉的知青生活,但又不同於以往的知青小說,他不著意表現人物的不幸遭遇、悲劇命運。他筆下的知青生活雖然艱苦、物質匱乏,但不乏樂趣、幽默,甚至有些叫人向往:如《孩子王》中作詞譜曲臭貧耍嘴等情節,無不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快樂。阿城筆下的每壹個人物都具有獨立的人格與生命,他們大多外表普通平凡,但內在卻超凡脫俗。作為尋根文學的代表,阿城不僅僅尋的是傳統文學的根,更是道德之根,品格之根,精神之根。

總之,阿城是個會講故事的人,他自己就是壹個孩子王,老成而低調,機敏而智慧,所有的讀者都在壹瞬間成了聽他講故事的乖孩子。

遺憾的是,阿城不是個多產的作家。當初他對外戲稱可能會再寫五個王者系列的小說,與“三王”小說放壹起,整個《王八集》的心願也沒能實現,馮唐分析說這是因為他文筆太老道太內斂的緣故,仿佛奶太稠,擠出來的產量嚴重受限。 我想,這個見解還是頗有說服力的。當然,阿城是個太過聰明的人,什麽都看得透透的,自然會喪失對很多事物的表達激情,因而不想寫,或許這也是封筆的原因之壹吧。

管它呢,既然成了神話,何不再傳說壹把?在至高點停下,至深處消失,也不失為明智之舉,至少還能引來無數粉絲的懷念與追蹤。指不定哪天,這個神秘的“孩子王”再現江湖,亮出壹身更加出神入化的絕技,還不知道會引起多大的騷亂呢。

3.阿城,以靜靜地視角註視著山村,以坦然的心態過著他的知青生活。

知青,被冤枉的壹代,對於命運的感嘆只能默默地呻吟。而《孩子王》把知青的呻吟緩緩的吶喊出來。

孩子王是教師的稱呼,這讓人直接對那個年代老師的概念產生另類的理解。

看完《孩子王》最有感觸的不是它的故事情結,也不是其中的鄉土氣息,而是文中“我”的那種對待生活與人生的淡然態度。對待教育“我”有“我”的觀點,不像王七桶為了生活而變成啞巴,(當然王七桶是位可許的好父親,無可非議)哪怕因此“我”又回到從前,但又有什麽可怕,王福不正是大霧天裏白白壹圈的太陽,有些迷茫,總歸是希望。

下面的網址可能會給妳壹點啟發,妳看看先。。。。 望滿意,望采納,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