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搋子正確讀音:mǎ tǒng chuāi zǐ。
將搋子的凹面部分接觸需要疏通的水道口,確保完全密封(加入水且水面高於橡膠頭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多次用力按壓後拔出。直到壓力明顯變小或聽到“咕咚”聲表示疏通成功。
(1)以手用力壓和揉。如:搋衣服;搋面。
(2)藏物於懷:只見陶鐵僧欒了四五十錢,鷹覷鶻望,看布簾裏面,約莫沒人見,把那見錢懷中便搋《警世通言》。
本義:①~子疏通下水道的工具,用木柄插入橡皮碗制成。②用手掌壓、揉,使攙入的東西和勻:~面。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醜豸切,褫上聲。析也。《增韻》又拽也。或作拸。
又通作扡。互見扡拸二字註。
又《集韻》演爾切,迤上聲。義同。
又余支切,音移。與擨同。見擨字註。
又《唐韻》醜佳切《集韻》攄佳切,?與扠同。俗謂以拳觸人曰搋。亦曰撉。互見扠字註。
發明爭議
搋子的發明者和時間存在爭議。有說法稱英國的塞繆爾·普羅瑟在1777年發明了柱塞廁所並獲得專利。如前所述,搋子確切的的發明日期和發明者都無從考證。據紐約大學研究人員介紹,沒有關於其發明者的相關專利記錄。傑弗裏·岡德森可能是搋子的發明者。
比較合理的說法是搋子可能發明於1850年到1900年之間,那時候實用木材和合成橡膠的工藝已經很流行,支持這壹說法的有力證據是,19世紀50年代發明了橡膠吸盤。
因此現代搋子的發明時間至少是在1850年之後。搋子是利用S型排水管工作的,而S型馬桶排水管最早於1852年出現。紐約大學相關研究人員認為,缺乏關於搋子起源的文獻資料也許是因為它與人的排瀉物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