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形聲。從戉,從尗,尗亦聲。戉(yuè),斧子。“尗”本指壹個豆莢內的豆子,引申指“同壹系列的事物”。“戉”與“尗”聯合起來表示“斧子系列”、“壹個系列的斧子”。本義:同系列的斧子。引申義:掌握軍權的同胞兄弟。再引申義:戰時並肩作戰的兄弟氏族。胞族。說明:古代氏族既是血緣組織,也是軍事組織。壹對夫妻生育的多個兒子長大後,各自分家出去,形成了自己的氏族。各個兄弟建立的氏族稱為兄弟氏族。氏族首長又兼任軍事首長,其軍權用斧鉞體現。各個兄弟的斧鉞就是壹個斧鉞系列,這個同系列的斧鉞就稱為“戚”,即“戚”不是指壹把斧子,而是壹個系列的斧子,它們質地、樣式都相同,規格也差不多壹致。“戚”是壹個集體名詞。在墓葬考古中,曾發現壹座良渚文化大墓出土大批石斧的情形,這種成批出土的式樣、質地和規格壹致的石斧其實就是“戚”。“戚”的另壹種表現形式是玉鉞的兩邊裝飾有“齒”,這種“齒”就代表“系列”,即壹個“齒”代表壹個兄弟氏族) 同本義。亦用為舞具〖akindofaxe〗 戚,戉也。——《說文》 幹戈戚揚。——《詩·大雅·公劉》 朱幹玉戚。——《禮記·明堂位》 執幹戚舞。——《韓非子·五蠹》 又如:戚揚(斧鉞) 親屬,親戚〖relative〗 何謂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呂氏春秋》 又如:;戚好(親戚友好);戚裏(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屬(母及妻的親屬);戚愛(親屬和寵愛的人);戚家(貴戚之家;親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寵(外戚親貴)
形容詞:
憂愁;悲傷。通“慽”、“戚”〖sorrowful;sad〗 心之憂矣,自始伊戚。——《詩·小雅·小明》 貌若甚戚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蔣氏大戚。 婉貞獨戚然。——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汝又慮戚吾心。——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憂愁和歡樂);戚欣(憂愁與歡樂);戚言(憂戚的言詞);戚嗟(憂傷嗟嘆);戚意(憂傷的心情);戚慘(悲傷);戚憂(憂傷);戚顏(憂傷的容顏) 親近,親密〖intimate〗 未可以戚我先王。——《書·金滕》 又如:戚疏(親疏) 憤怒〖angry〗。如:戚醮(煩惱) 假借為“促”(cù)。疾速〖fast;quick〗 凡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不微至,無以為戚速也。——《周禮·考工記·總序》
編輯本段組詞
戚戚 qīqī 〖intimate〗∶相親的樣子 戚戚兄弟 〖whispering〗∶低語聲 戚戚低語 〖sorrowed;worried〗∶憂懼;憂傷的樣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bemoved〗∶心動的樣子 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戚屬 qīshǔ 〖familydependents〗親屬 遘者雖戚屬。——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 富者就其戚屬。 戚誼 qīyì 〖relationship〗指親戚情誼 戚友 qīyǒu 〖relativesandfriends〗親戚朋友 戚族 qīzú 〖membersofthesameclan〗親族;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