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終於不在為區分巟、?發愁了

終於不在為區分巟、?發愁了

大家寫漢字時往往區分不開巟和?,這兩個字看上去相近,只差壹點。有時候寫字就會犯糊塗:這個字到底有沒有壹點?把它們弄弄清楚是很有必要的。

巟極少單獨用,是如荒、塃、?、慌、謊、?等文字的組成部分。?字也極少單獨用,也是作為文字中的壹部分,如:流、疏、琉、硫、蔬、毓、旒、巰等字。

《說文解字》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所著,是我國第壹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壹。《說文解字》總結了先秦、兩漢文學的成果,給我們保存了漢字的形、音、義,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橋梁。

? 壹、巟huāng

說文解字卷十壹:巟川部,水廣也。從川亡聲。《易》曰:“包巟用馮河。”呼光切。引申為凡廣大之偁。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傳曰。荒、大也。凡此等皆叚荒為巟也。荒、蕪也。荒行而巟廢矣。今易作荒。用白話來理解“荒”:洪水來臨人亡野草長,荒蕪。

字源解說巟,金文(亡,死亡,毀滅)+(川,代洪水),造字本義:洪水泛濫,家毀人亡,田園荒廢。當“巟”作為單純字件後,金文再加“艸”(野草),另造“荒”代替,強調洪災之後了無人煙,田地長草。篆文承續金文字形。隸書將篆文的“艸”寫成“卄”。

巟是荒的本字。二者讀音壹樣,古巟今荒,合二為壹。巟的職務完全並入荒字中。段玉裁註《說文》: 假荒為巟,荒行而巟廢矣。

但是,巟、荒還是不同的兩個字。巟表示水廣、遼闊之貌,引申壹切廣闊無垠之貌。荒表示荒蕪。如《千字文》中: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從意境和字源角度來看,應該寫作:宇宙洪巟。

? 二、?liú

《康熙字典·亠部·五》《集韻》力求切,音留。與旒同。旌旗之旓也。

《廣雅》天子十二旒至地,諸侯九旒至軫,大夫七旒至轂,士五旈至肩。

《說文解字·沝部》: 從沝、?。

1.?、?

《說文解字》解釋?、?二字,為壹字。

:不順忽出也。從到子。《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內也。凡?之屬皆從?。?,或從到古文子,即《易》突字。?者,從倒子。會意。

?者,謂婦人產子,其頭先出,是倒子也。

2.子、?

字源解說中子:甲骨文像壹幅幼兒的線描,畫出了幼兒的腦袋、頭發、兩腳。造字本義:包裹在繈褓中揮動兩臂、尚不能獨立的幼兒。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籀文綜合甲骨文和甲骨文的字形。有的籀文像坐在凳子上的小孩,揮動著兩手。隸書淡化了篆文字形中繈褓嬰兒的兩手形象。

在漢字的古文字階段,尤其甲骨文和金文中,兩個形體互為正反或者互為正倒的字常有出現。我國著名現代文字學家唐蘭先生曾指出,先秦文字有“反寫”,“倒寫”,“左右易置”,“上下易置”等變例。“反書造字”或“倒書造字”,是文字造字之初的壹種現象。

?就是子的倒書。用正書寫為子表示孩子;用倒書寫為?表示逆產的孩子,不孝子。

3.?、棄

字源解說棄棄,甲骨文(子)+(其,箕筐)+(雙手),表示雙手持箕,將箕筐中的幼嬰送出家門。造字本義:將幼嬰裝在箕筐裏送出門外等人收養。金文將甲骨文的“子”寫成倒子形狀。隸書變形較大,將篆文字形中倒寫的“子”寫成不知所雲的,篆文字形中的雙手形狀也消失。籀文簡化字形,省去篆文字形中的“其”。

文言版《說文解字》:棄,捐也。從廾推棄之,從?,逆子也。

白話《說文解字》:棄,遺棄嬰兒。字形也用 ?作邊旁,?是頭朝下的孩子,表示被遺棄的嬰孩。

4.?、流、毓

字源解說中:?是流和毓的本字。篆文上部是頭朝下的“子”,下部是“水”,表示生產時的羊水。造字本義:胎兒伴隨大量羊水移出母體。當作為單純字件後,金文加“每”(生育)另造“毓”代替“生育”本義;加“水”另造“流”,代替“大量羊水排出”的本義。古人稱正常生產為“毓”,稱壞胎病產為“流”。

流 琉 ? 旈 梳 疏 巰 硫 鋶 ? 巰 艈 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