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的筆順是橫、豎、豎、點、點、提、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撇、撇。
詳細解釋:
(1)會意。從皿,從湯,湯亦聲。本義:洗滌。
(2)同本義。
蕩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賦》
(3)動;搖動;震動。
此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莊子庚桑楚》
(4)又如;蕩突(沖撞);蕩心(搖蕩心神);蕩搖(動搖);蕩蕩悠悠(搖蕩、飄流的樣子)。
(5)清除。
蕩平塞表。——曹操《表論田疇功》
(6)又如:蕩風(兩廣的壹種風俗。女婿在未見嶽父嶽母前,依俗飲壹大杯酒。有蕩除行路風寒之意);蕩除(消滅)。
(7)毀壞;破壞。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杜甫《無家別》
蕩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
蕩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湯。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又《釋名》蕩,排湯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又《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又《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