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綿字的意思

綿字的意思

綿字的意思是:絲綿、綿延、柔軟、纏繞。

綿(拼音:mián)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根據現有材料,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也見於春秋著作《左傳》。綿字屬會意字,由帛和糸會意,表示取絲相連結成帛類物的意思,引申指如絲綿那樣綿綿不絕,又引申指像綿壹樣單薄軟弱。

會意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左像糸右像帛。糸的古字形像壹束絲,帛指絲織品。從糸從帛,會纏連的絲綿之意。篆文將兩個構件對調,糸變為系,隸定作緜。從系表示連續。隸書從篆文來。漢字簡化之前,綿和緜長期並存。《第壹批異體字整理表》將緜作為異體字並入綿。

綿的原義是絲棉。延伸指絲絮狀物。進而延伸指似絲綿壹樣接連不斷,還指久遠。絲綿的特點是柔軟,故綿也引申指柔軟,又引申指薄弱、軟弱。例如略盡綿力。

說文解字註:聯?也註:聯者,連也。?者,眇也。其相連者甚?眇,是曰緜。引申為凡聯屬之偁。《大雅》:“緜緜瓜瓞。”傳曰:“緜緜,不絕皃。”又引申為絲絮之偁,因其媆弱而名之。

康熙字典

又《說文》:緜聯,微也。《博雅》:連也,小也。緜緜長也。《詩·王風》:緜緜葛藟。註:長不絕之貌。又《大雅》:緜緜瓜瓞。疏:微細之辭。又緜緜,詳密也。《詩·周頌》:緜緜其麃。又緜蠻,鳥聲。《詩·小雅》:緜蠻黃鳥。

又緜猶彌漫也。《谷梁傳·文十四年》:緜地千裏。又纏緜,猶綢繆也。《淮南子·主術訓》:纏緜經宂。又地名。《前漢·地理誌》:廣漢郡緜竹。註:緜水所出。又姓。《孟子》:緜駒處於高唐。《廣韻》:晉張方以緜思為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