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行書。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淡齋,漢族,祖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此後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王羲之出身於名門望族(瑯琊王氏),從曾祖王覽與《二十四孝圖》中的王祥為同父異母兄弟,王覽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從伯父王導官至太尉,父親王曠官淮南太守?。14歲時,家族助晉室南渡建立東晉於江南建康(今南京市),與陳郡謝家同為東晉著名家族,唐詩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句。羲之16歲時,被太尉郗鑒相中為“東床快婿”。初為秘書郎,後由征西將軍庾亮薦為寧遠將軍,改任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今浙江紹興)內史。因與揚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辭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時(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於臨川郡城東高坡,名曰“新城”(今撫州市臨川區文昌學校內),宅內挖有生活用井和練習書法用的洗墨池,對此南朝劉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臨川內史荀伯子的《臨川記》和宋朝文學大家曾鞏的《墨池記》均有記述。《墨池記》全文285字,介紹了墨池來歷,頌揚了王羲之苦練書法的精神。“文革”期間,墨池遭毀。2002年6月,撫州市政府引進外資500萬元,重建洗墨池,恢復舊貌,供遊人觀賞。? 王羲之擅長書法,少從衛夫人(鑠)學書法,後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繇,博采眾長,精研體勢,壹變漢魏以來波挑用筆,獨創圓轉流利之風格,隸、草、正、行各體皆精,被奉為“書聖”。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臨摹本。其行書《蘭亭集序》、草書《初目貼》、正書《黃庭經》、《樂毅論》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壹則《臨川帖》:“不得臨川問,懸心不可言。子嵩之子來,數有使,冀因得問示之。”表達了對臨川的牽掛情懷。他在臨川“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墨池”精神,壹直鼓舞著臨川學子。
.作品風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王羲之書法作品(11張)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蘭亭集序》王羲之的蘭亭序(20張)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壹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壹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壹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壹句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天質自然,豐神蓋代”,被後人譽為“書聖”。有關於他的成語有:入木三分、東床快婿.......
王獻之,字子敬,漢族,東晉瑯琊臨沂人,書法家、詩人,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死時四十三歲。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後世。王獻之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學書和他的父親壹樣,不局限於學壹門壹體,而是窮通各家。所以能在“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終於取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書跡有宋米芾臨的《中秋帖》等。? 由晉末至梁代的壹個半世紀,他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其父王羲之。壹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揚王羲之而貶抑王獻之,壹些書法評論家才開始認為王獻之的書法比不上他的父親王羲之。但是宋代書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獻之學習。現代著名學者、書法家胡小石更認為張旭、懷素壹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獻之草書發展而成的。
顏真卿(709-784,壹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唐代中期傑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 顏真卿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為監察禦史,遷殿中侍禦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屬山東)任太守,人稱“顏平原”。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禦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建中四年(783),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後為李縊殺。 顏真卿的書法初學禇遂良,後又得筆法於張旭,徹底擺脫了初唐的風範,創造了新的時代書風。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壹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壹書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他的行草書,遒勁有力、真情流露,結構沈著,點畫飛揚,在王派之後為行草書開壹生面。?傳世顏真卿的作品比較多,著名的墨跡,楷書有《竹山堂聯句詩帖》、《告身帖》;行草書有《祭侄文稿》、《劉中使帖》、《湖州帖》等。其中除《祭侄文稿》為公認的真跡外,其余的作品真偽尚有不同的意見。但都是流傳有緒的墨跡。顏真卿壹生書寫的碑刻極多,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結構端莊精密,秀美多姿《東方朔畫贊碑》,風格清遠雄渾;《勤禮碑》,雄邁清整。另外,還有《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元結碑》等。他的書法刻帖也很多,歷代匯集的中帖壹般都會有他的作品,單帖有《爭座位帖》《奉使帖》等。《祭侄季明文稿》,行草墨跡,縱?28.2厘米,橫72.3厘米,?25行,***230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但正因為無意作書,反成為顏氏不可多得的佳作。他用筆蒼率,不著意而有自然生動之妙。所以此帖神彩飛動,姿態橫出,筆勢雄偉,超神入聖,譽為顏書行草第壹。元鮮於樞曾評此帖為“天下第二行書”。原跡現藏臺北故宮
再說草書,其實草書王羲之王獻之他們寫的都不錯,就不再重復啦。草書當推二張,也就是張芝和張旭。
中國東漢書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肅酒泉)人。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張奐曾任太常卿。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張芝(公元?--約壹九二年),字伯英,東漢大書法家,人稱之為“草聖”。敦煌郡淵泉縣(今甘肅安西縣東)人。對張芝的籍貫,在《後漢書·張奐傳》中說是“敦煌酒泉人也”。壹字之差,錯傳壹千多年。經清人錢大昕考證,系敦煌淵泉人,淵泉為敦煌郡所司六個縣中壹個縣。? 有關張芝的史料很少,《後漢書·張奐傳》僅記長子芝最知名,及弟昶並善草書。西晉書法家衛恒(公元?--二九壹年)著《四體書勢》?,稱:“漢興而有草書,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時,齊相杜度,號稱善作。後有崔瑗、崔實,亦稱皆工,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其巧,……韋仲將謂之草聖。韋仲將韋誕(壹七九--二五二年),三國魏光祿大夫,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他認為:“杜氏傑有骨力,而字畫微瘦。崔氏法之。書體甚濃,結字工巧,時有不及。張芝喜而學焉。轉精其巧,可謂草聖。”說明張芝雖以杜、崔為師,但後來居上,“超前絕後、獨步無雙”。唐開元時著名書法家和評論家張懷瓘,在其名著《斷書》這部中國書法史上傑出的專著中有數百字比較詳細地論述了張芝,其他歷代書法家大都引用和認同韋誕、衛恒、張懷瓘、孫過庭等人的論述,張芝草聖的地位自此就赫然屹立於華夏書壇之上,永遠閃耀著燦爛的光芒。?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恒《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尤善章草,有「草聖」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評價相當高,尤以草書為最。
張旭(675-750?),字伯高,壹字季明,漢族,唐朝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壹。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文劍舞並稱“三絕”,詩亦別具壹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列飲中八仙之壹。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張旭,生於唐上元三年(675),卒於玄宗天寶九年(750),初仕為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有稱於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壹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發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 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後手舞足蹈,然後回到桌前,提筆落墨,壹揮而就。有人說他粗魯,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其實他很細心,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都能啟發寫字。偶有所獲,即熔冶於自己的書法中。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真藏。那時候,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壹空。鄰人高興地回到家,並向張旭致萬分的感謝。
懷素(725-785)唐時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壹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壹氣呵成,與唐代另壹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懷素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壹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後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可以說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於張芝、張旭。唐呂總《讀書評》中說:“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宋朱長文《續書斷》列懷素書為妙品。評論說:“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在草書藝術史上,懷素其人和他的《自敘帖》,從唐代中葉開始,壹直為書法愛好者談論了壹千兩百多年。懷素,十歲出家為僧,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時在經禪之暇,就愛好書法,貧窮無紙墨,他為練字種了壹萬多棵芭蕉,用蕉葉代紙。由於住處觸目都是蕉林,因此風趣地把住所稱為“綠天庵”。又用漆盤、漆板代紙,勤學精研,盤、板都寫穿了,寫壞了的筆頭也很多,埋在壹起,名為“筆冢”。? 他性情疏放,銳意草書,卻無心修更飲酒吃肉,交結名士,與李白、顏真卿等都有交遊。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獻中有關懷素的記載甚多。“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王公名流也都愛結交這個狂僧。唐任華有詩寫道:“狂僧前日動京華,朝騎王公大人馬,暮宿王公大人家。誰不造素屏,誰不塗粉壁。粉壁搖晴光,素屏凝曉霜。待君揮灑兮不可彌忘,駿馬迎來坐堂中,金盤盛酒竹葉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後始顛狂。.......”前人評其狂草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極大。? 懷素善以中鋒筆純任氣勢作大草,如“驟雨旋風,聲勢滿堂”,到“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境界。雖然如是疾速,但懷素卻能於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與眾多書家家草法混亂缺漏相比,實在高明得多。是知懷素的狂草,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這確實要歸功他從極度苦修中得來。懷素傳世的書跡較多:計有千字文、清凈經、聖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腳氣帖、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四十二章經等。? 就以上懷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風格並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為三種:壹是尚未完全擺脫前人作風的:如聖母、食魚、苦荀、藏真、諸帖,保留晉法甚多,聖母帖且多有顏真卿作風。二是他自成壹家本領作風,如清凈經、四十二章經、自敘帖(堪稱標準的懷素書)。三是循和平淡的書風,如小草千字文,與其狂肆作風,大異其趣,完全換過壹番面目,也可說是他過人之處。
隸書名家
蔡邕?(133-192),字伯喈,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圉人,東漢文學家、書法家。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後人也稱他“蔡中郎”。
蔡邕?六世祖勛,好黃、老,平帝時為郿令。王莽初,授以戎連率。勛對印綬仰天嘆曰:“吾策名漢室,死歸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孫之賜,況可事二姓哉?”遂攜將家屬,逃入深山,與鮑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亦有清白行,謚曰貞定公。所創蔡氏五弄(《遊春》《淥水》《幽思》《坐愁》《秋思》)與三國魏末嵇康創作的《嵇氏四弄》(通說為《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並稱九弄。隋煬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為取士的條件之壹。? 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母卒,廬於冢側,動靜以禮。有菟馴擾其室傍,又木生連理,遠近奇之,多往觀焉。與叔父從弟同居,三世不分財,鄉黨高其義。少博學,師事太傅胡廣。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靈帝命工修理鴻部門(東漢時稱皇家藏書之所為鴻都),工匠用掃白粉的帚在墻上寫字,蔡邕從中受到啟發而創造了“飛白書”。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壹種獨特的書體,唐張懷瓘《書斷》評論蔡邕飛白書時說“飛白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鄧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創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笈遊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人。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遊名山水,以書刻自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鄧石如出生於寒門,祖、父均酷愛書畫,皆以布衣終老窮廬。鄧石如九歲時讀過壹年書[1]停學後采樵、賣餅餌糊口。17?歲時就開始了靠寫字、刻印謀生的藝術生涯,壹生社會地位低下。他自己說:“我少時未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祖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江湖遊食,人不以識字人相待。”鄧石如30歲左右時,在安徽壽縣結識了循理書院的主講梁巘,又經梁巘介紹至江寧,成為舉人梅镠的座上客。鄧石如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镠處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輔之等人的推獎,書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80壽辰之際,戶部尚書曹文六月入京都,邀其同往。秋,途經山東,遂登泰山觀覽。進京後,鄧石如以書法響譽書壇。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兩湖總督畢沅處做了3年幕僚。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
鄧石如為清代碑學書家巨擘,擅長四體書。其篆書初學李斯、李陽冰,後學《禪國山碑》、《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石鼓文以及彜器款識、漢碑額等。他以隸法作篆,突破了千年來?玉筯篆的樊籬,為清代篆書開辟了壹個新天地。他的篆書縱橫捭闔,字體微方,接近秦漢瓦當和漢碑額。隸書是從漢碑中出來,結體緊密,貌豐骨勁,大氣磅礴,也使清代隸書面目為之壹新。楷書取法六朝碑版,兼取歐陽詢父子體勢,筆法斬釘截鐵,結字緊密,得踔厲風發之勢。行草書主要吸收晉、唐草法,筆法遲澀而飄逸。大字草書氣象開闊,意境蒼茫。總觀其四體書法,以篆書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鄧石如又是篆刻家,開創皖派中的鄧派。他以小篆入印,強調筆意,風格雄渾古樸、剛健婀娜,書法篆刻相輔相成。鄧石如的印章有著“疏處可以跑馬,密處不使透風”的特色。? 時人對鄧石如的書藝評價極高,稱之“四體皆精,國朝第壹”,他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為師,結體略長,卻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大膽地用長鋒軟毫,提按起伏,大大豐富了篆書的用筆,特別是晚年的篆書,線條圓澀厚重,雄渾蒼茫,臻於化境,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對篆書壹藝的發展作出不朽貢獻。隸書則從長期浸淫漢碑的實踐中獲益甚多,能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自然獨樹壹幟。楷書並沒有從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筆,筆畫使轉蘊涵隸意,結體不以橫輕豎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渾樸,與時俗館閣體格格不入,表現出勇於探索的精神。
林散之,自幼喜歡書畫。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壹舉成名,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1989年12月6日因病辭世,終年90歲。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也因其書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深邃雋永的意韻,才能使書界中人對之品賞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認識愈深。他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為了紀念這位當代傑出的書法大師、詩人、畫家,後人為其建立了紀念館和藝術館。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縣烏江鎮人,生於江蘇江浦。建國初,林散之當選安徽省第壹屆人民大會代表,曾任江浦縣(時屬安徽,現改名為浦口區)農田委員會副主任、江浦縣副縣長。六十年代初入江蘇省國畫院任專職畫師。曾為江蘇省國畫院壹級美術師、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壹舉成名,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1989年12月6日因病辭世,終年90歲。
《人民中國》雜誌選拔現代中國書法精品向日本介紹,林的草書作品得到郭沫若、趙樸初、啟功諸位權威人物的高度贊譽,名列榜首,代表現代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其歷史意義十分重大。那壹幅作品確可以稱之為林散之書法衰年變法前期的代表作。其在有意無意間,既循法又破法,隨意自如,時出天趣,又恰到好處,令人贊嘆不已。? 但林散之並末以所獲殊榮為滿足,他對越來越多的贊揚聲和越來越高的社會地位淡然處之,默不作聲地、我行?我素地向自己認定的更高境界不懈追求,使其書法在八十歲前後全面進入化境。他在七十人歲時曾有感賦詩壹首:“不隨世俗任孤行,自喜年來筆墨真。寫到靈魂最深處,不知有我更無人。”可見其對性靈境界的追求毫不含糊,他視書法為性情中物,自喜能“寫到?靈魂最深處”,純乎真性靈的顯現,這是壹種“天籟”之境。? 他八十三歲時所作論書詩雲:“自攫神奇人畫圖,居心末肯作凡夫。希賢?希聖希今方,無我無人無主權。壹種虛靈求不昧,幾番妙相悟真如。渾然天趣留多少,草綠山中認苾芻。”這亦是進入化境後才能深刻體驗到並道得出的心聲。他將此詩寫作丈二整宣橫幅,氣勢撼人心魄。通幅真氣彌滿,既雄厚又狂放,用筆亦圓亦方,斬釘截鐵,又柔韌有節,變化莫測。其漲墨、濃墨處厚重而不滯,枯筆散鋒?渴墨處有如煙雲騰繞,字形筆畫散漫而神意在,內力更強。長鋒羊毫在其手中經數十年的運使、研究,創出壹套獨特的筆法,筆鋒的正側翻轉,無不如誌,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筆法與墨法互為作用。林散之從王鐸書法中悟得漲墨之妙,又從黃賓虹畫法中承取焦墨、渴墨與宿墨法,隨其興致所至,施之於書法創作,其八十歲後作品,有時通幅以濃墨焦墨為之,聚墨處黑而亮,神采奪人,枯墨散鋒處壹枯再枯,墨似盡而筆仍在擦行,只見筆墨化作虛絲,在似有若無間尤顯其意韻、精神之超凡。有時又以宿墨為之,時而墨暈中見有濃墨凝聚,乃運筆之實跡,時而變枯、變淡,筆意壹翻轉,又變潤、變濃。他充分利用長鋒羊毫蓄水多、下註慢,便於連續書寫的特性,筆毫內所蓄水、墨不勻,即可隨筆鋒翻?轉、運筆速度的快慢產生濃淡幹濕的無窮變化。? 由於這種種技巧的作用,使長鋒羊毫在筆畫的粗細和點畫形態的表現上不易產生很大變化的局限性,通過水墨的豐富變化得到了奇妙的補充,筆法與墨法互補相發,是林散之書法對中國書法技法寶庫提供的創造性成果。而這壹神奇的技巧,成了其書法化境的重要表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