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定的筆順筆畫

定的筆順筆畫

定的筆順筆畫是:點、點、橫撇/橫鉤、橫、豎、橫、撇、捺。

定(拼音:dìng)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宀從正,本義是安定、使安定。安定後,意味著不變化,故有固定、穩定、決定、確定、肯定、商定等義。

已經確定的,往往是定理、定論、定局。定還有預定、約定的意思,如:定貨、定單、定婚。定有限制、不能超過的意思,如:規定、定時、定量。定也作副詞用,指必定、壹定。

春秋金文又在正上方多加壹橫。戰國文字二例,壹例承自金文,所從正,變點為橫筆;壹例承自春秋金文。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壹例。隸書由小篆演變而來,所從正,末筆變作壹捺,楷書承之,變作撇、捺二筆而定體。古文字中的正在楷書中大都作正形,但在定字中則變為?形。

定的本義是安定或平定,如《詩經·小雅·節南山》:亂靡有定。就是說,戰亂還沒有平定。安定則平靜、穩定,故引申出鎮靜、寧靜、固定、停止、決定、確定、審定、規定、約定等與安定、平靜相關的意義。凡是定下來不再改動或不能變動的都可叫定。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竝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

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又《儀禮·鄉飲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即止,故以定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