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戟字組詞

戟字組詞

戟字組詞:巴戟、傍戟、陛戟、持戟、刀戟、迪戟、戟盾、幡戟、戈戟、雍狐戟、戟_、戟決、戟_、戟吻、戟架、戟幢、戟手、戟氣、

戟的筆順是橫、豎、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斜鉤、撇、點。

戟字的筆順圖解

***十二畫

1

2

3

4

橫折

5

6

7

8

9

10

斜鉤

11

12

戟的拼音為jǐ,部首為戈,結構為左右結構,註音為ㄐㄧˇ,筆順編號為122511121534。

戟字的具體字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基本解釋

(1)(名)古代兵器;柄上裝有槍尖;旁邊附有月牙形鋒刃。(2)(動)〈書〉刺激。

二、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_卷三幹部不_也。從幹下屮。_之也。_戟切文三說文解字註(_)不_也。後人多用逆。逆行而__矣。從幹下凵。_之也。凵口犯切。兇下雲。象地穿交陷其中也。方上幹而下有陷之者、是_不_。_之也_作_之意也。_?切。古音在五部。

三、辭典解釋

戟的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基本字義戟讀音:jǐ怎麽讀:名詞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戟的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基本字義戟讀音:jǐ怎麽讀:壹種前端裝有月牙狀利刃的古代竿狀兵器,是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

四、詳細解釋

名詞(1)(會意。從戈,從_(gàn)省。本義:古代兵器。青銅制,將矛、戈合成壹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2)同本義。壹種可勾可刺的兵器,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戟是壹種分枝狀兵器戟,有枝兵也。?今字誤作戟。——《說文》戟廣寸有半。——《考工記·冶氏》。註:“今三鋒戟也。”修我矛戟。——《詩·秦風·無衣》交戟之衛士。——《史記·項羽本紀》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3)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橫出的刃);戟吏(儀仗中持戟的人)(4)儀仗名。如:戟節(戟級。戟仗和符節);戟槊(門戟和長矛);戟幢(門戟和飾以羽毛的旗幟)動詞(1)伸出食指和中指來指人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蘇軾《後怪石供》(2)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狀似戟,表示憤怒或勇武的情狀)(3)刺激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綱目·大戟》(4)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五、康熙字典

戟卯集中戈部康熙_畫:12畫,部外_畫:8畫〔古文〕_《__》幾_切《集_》_逆切,__音_。有枝兵也。《增_》_枝_戟,_枝_戈。《_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典略》周有雍狐之戟。《周_·冬官考工_》戟_寸有半寸,_三之,胡四之,援五之。《_》戟,今三_戟也。__四寸半,胡_六寸,援_七寸半。又地名。《__策》秦_安邑,而塞女戟。《_》女戟在太行西。又_棘通。《周_·天官·掌舍棘__》以戟__。《左_·_十壹年》子都拔棘以逐之。《_》棘戟也。《_·明堂位》越棘大弓。《_》棘戟同。又《__》葉__切,音_。《_·秦_》_我矛戟,_子偕作。《_子·太玄_》比劄_甲,冠矜_戟。被甲荷戟,以威不恪。《_文》作__。

下面介紹下戟字的其他相關知識:

關於戟字的詩詞有:

《郡齋即事·畫戟森門寵誤蒙》、《送張仲宗押戟歸閩中》、《雜詩·古鐵如鉤戟》、《荔枝·重門畫戟公堂峻》、《送王炎弼赴山陽守以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為》、《晉武帝·宮中擲戟又飛刀》、《守昌諤·朱輪畫戟擁高牙》、《考進士·交戟重門間九閽》、《浙東廉使·畫戟凝香禮數殊》、《宮詞·金吾持戟護新檐》、

關於戟字的組詞有:

巴戟、傍戟、陛戟、持戟、刀戟、迪戟、戟盾、幡戟、戈戟、雍狐戟、戟_、戟決、戟_、戟吻、戟架、戟幢、戟手、戟氣、

關於戟字的成語有:

聱牙戟口、蒼髯如戟、刀槍劍戟、貫頤備戟、劍戟森森、須髯如戟、折戟沈沙、槍刀劍戟、星旗電戟、貫頤奮戟、長戟高門、戟指嚼舌、亡戟得矛、_戟遙臨、提牌執戟、轅門射戟、紫髯如戟、戟指怒目、驢生戟角、壹夫荷戟,千人莫當、

關於戟字的書法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