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自40年代開始從事漢語詞匯的研究,先後發表《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1941)、《新字義的產生》(1942)、《理想的字典》(1945)、《詞義的發展和變化》(1983)等文,著重探討漢語詞義演變的特點和規律。《新訓詁學》(1947)和《訓詁學上的壹些問題》(1962)兩篇論文對中國傳統的訓詁學做了認真的總結與批判。他還主張用歷史發展的觀點建立新的漢語語義學,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在詞匯學方面貫徹自己主張的代表著作。
王力對漢語的語音、語法、詞匯所作的描寫的和歷史的研究,集中在《漢語史稿》(上、中、下,1957~1958)壹書中。70年代末開始修訂重寫,分為《漢語語音史》(1985)、《漢語語法史》和《漢語詞匯史》三書。他的《中國語言學史》(1981)對中國2000年來的語文研究和語言學遺產做了比較全面的敘述和初步的總結。《清代古音學》壹書則著重介紹、評論了自顧炎武以來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廣森、王念孫、朱駿聲、江有誥和近代的章炳麟、黃侃等人在古音學上的成就。他主
編的《古代漢語》 教材(1962~1964,***4冊,1980年修訂)體系新穎、內容豐富,在國內外都獲得好評。
王力重視語言文字的應用。他在文字改革、漢語規範化和推廣普通話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張用羅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專著《漢字改革》,分析了現行漢字的優缺點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後參加漢字簡化、漢語拼音方案的制訂、推廣普通話以及漢語規範化的研究工作,發表了多篇論文。
王力又是詩律學家。他的《漢語詩律學》(1958)對中國古代詩詞的格律和語言特點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發表的《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和《略論語言形式美》兩篇論文,則是他研究詩歌語言的另壹重要成果,曾引起當時詩歌界的普遍重視。王力又是詩人,著有《龍蟲並雕齋詩集》(1984)。
王力在語言學方面的專著有40多種,論文近 200篇,***約1000萬余字,內容幾乎涉及語言學各個領域,有許多且具有開創性。這些論著正匯編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 3卷。王力捐獻這部書的稿費,設立“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金”,自1986年開始評選、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