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的拼音為:dàng,組詞為:晃蕩、 飄蕩、 蕩漾、 悠蕩、 回蕩、 蕩滌、 漂蕩、 闖蕩、 流蕩、 蘆蕩、 浮蕩、 曠蕩等。
蕩字在前面的詞語有:蕩陳、蕩覆、蕩蠲、蕩蕩、蕩汩、蕩決、蕩憑、蕩駭、蕩口、蕩滌、蕩兀、蕩寒、蕩然、蕩掉、蕩析、蕩戶、蕩流、蕩攘、蕩折、蕩定、蕩心、蕩惑、蕩漭、蕩散、蕩誌、蕩幡、蕩產、蕩揚、蕩擊、蕩滅、蕩失、蕩舟、蕩廢、蕩飏、蕩激、蕩磨、蕩思、蕩主、蕩風、蕩漾、蕩檢、蕩目、蕩駘、蕩墜、蕩婦、蕩佚、蕩酒、蕩平、蕩汰、蕩子。
蕩字在後面的詞語有:飛蕩、開蕩、水蕩、心蕩、出蕩、平蕩、撲蕩、閃蕩、討蕩、田蕩、葉蕩、冰蕩、闖蕩、弛蕩、馳蕩、沖蕩、創蕩、動蕩、回蕩、掃蕩、戲蕩、邪蕩、夷蕩、陂蕩、吹蕩、杠蕩、殲蕩、克蕩、狂蕩、曠蕩、蘆蕩、淪蕩、沈蕩、條蕩、葦蕩、沃蕩、閑蕩、冶蕩、佚蕩、縱蕩、板蕩、版蕩、奔蕩、波蕩、誕蕩、叠蕩、放蕩、泯蕩、泥蕩、披蕩。
康熙字典: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湯。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又《釋名》蕩,排湯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又《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又《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為氏。
又他浪切,音儻。義同。
又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
又《前漢·揚雄傳》雄為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又他郞切,音湯。地名。《史記·魯仲連傳》止於蕩隂不進。《註》河內有蕩隂縣。
又水名。《前漢·地理誌》蕩水東至內黃澤。
又坦朗切。平易也。《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