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復活,創新簡帛書法,豐富華夏文化的歷史內容。
以簡牘和帛為載體的簡帛文字主要流行於秦漢時期,其中帛書多是社會上層人士常用書體,而馬王堆帛書更是西漢早期為皇權,貴族服務和專有。 該文字屬早期隸書,是篆,隸之間的壹種過渡書體。吳巍先生以自己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常年實踐的書法功力,尊重歷史但不迷信古人,堅持和虛心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審美理念和情趣,在宣紙上復活和創作出全新的簡帛書法藝術,填補了中華文字的歷史空白,豐富了華夏文化的歷史內容。
2. 堅持走出系統“復活”馬王堆簡帛書的學術之路。
吳巍先生從喜愛,學習開始走上研究,創新,系統復活的艱辛之路近30年。 在二千余個馬王堆簡帛有效單字的基礎上,參照近代大量出土的簡牘,並與該領域考古,文字業內的專家學者***同論證,以嚴謹科學的學術態度,編撰囊括8200余個“復活”單字的以紙為載體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 該字典預計3年時間逐步出齊八卷本的精裝和簡裝兩種版本的大字典,全球發行,以回饋研究,喜愛,書習吳巍簡帛體的各方面人士。 這壹研究成果將填補中國書法史上的壹個空白,復活並傳承了中國文化和書法歷史上的斷代內容,在書法研究及書法著作出版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功在當代,利澤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