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由許慎編撰,於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完成,全書收錄了九千三百五十三字,是中國第壹部依部首編排的字典模式。說解方式是﹕每字開始先釋義,最後釋形,最後再釋音。依據「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來解釋字形。 象形:根據物體的形象描繪而成文字的造字方法。 如「日」為壹個圓太陽,「月」為上弦月。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指事:因無具體形象,故以象征性的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漢.許慎.說文解字序:「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亦稱為「象事」、「處事」。 會意:指合成兩個以上的字表示壹個意義的造字法。如日月為明、人言為信。漢.許慎.說文解字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亦稱為「象意」。 形聲: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聲。如江、河二字,從水取義,以工、可分標其聲。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即指其以事類為主,再取其聲組合而成。亦稱為「諧聲」、「象聲」。 轉註:由壹形衍化,音近義同,可以輾轉相註。 如:考、老諸字。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五曰轉註,轉註者,建類壹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語言中某些字有音無字形,而借用同音字來表達.... 如「令」本為發號之義,借為縣令之令;「長」本為久遠之義,借為縣長之長。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說文解字》是壹本古代字典
它內裏字的解釋與現代的解釋是完全不同的。
可以話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