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入為主給學生壹個正確記憶學生在大腦中形成的第壹次印象是很深的。如果學生從壹開始記憶的就是錯誤的信息,再改正就很難了。糾正學生的壹個錯誤知識,要比向他傳授壹個正確的知識難得多,所以在識字教學中壹定要有預見性。
2、采用螺旋式復習法加強學生記憶低年級的孩子還缺乏精細的分析能力,短時記憶占優勢。為了減少錯別字,必須經常性地復習鞏固,以便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研究發現,螺旋式的識字復習法是較有成效的識字鞏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對的時間內,復習前面教過的生字,如今天復習昨天的,下周復習上周的。
3、采用正誤對比方法加深學生記憶通過正誤對比,可以使學生對錯誤理解得更深刻,也可使學生鞏固正確的認識。小學生精細地辨別能力不高,所以在指導學生進行正誤對比時要講究方法。如把壹組正誤字放在壹起後,可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尋找錯字和正確的字的差異,即錯誤之所在,這樣會調動他們糾正錯別字的主動性。
擴展資料:
錯別字分為兩種類型:
1、錯字:壹種是無中生有,即在字的筆畫、筆形或結構上寫錯了,似字非字,這稱之為“錯字”。如有人將“染”字右上角的“九”寫成了“丸” ,將“猴”字的右半部分寫成了“候”,將“曳”字的右上角多寫了壹點,或者將“濾”下面的“心”寫成了“業”,這些都是錯字。
2、別字:壹種是張冠李戴,本該用某個字,卻寫成了另外壹個字,這稱之為“別字”。如“戊戌政變”寫成了“戊戍政變”、“按部就班”寫成了“按部就搬”,或者將“建議” 寫成了“建意”,其中的“戍”、“搬”、“意”等都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