疒部首念法為:[nè]。
“疒”,通稱病字旁,在漢語字典部首中是壹大類。和疾病有關的字都帶“疒”,反映出古人對疾病以及疾病給人造成痛苦的某些認識。在長期同疾病做鬥爭的過程中,古人逐漸積累起治療經驗,發展出獨具特色的中醫藥學。
中國醫學有著悠久的傳統,這是先民長期在同危害健康的疾病做鬥爭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的。神農、聖人創造醫藥是傳說,難以查考。現在能作為研究的最早的可靠文字材料,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對這些記載的深入研究可知,殷商時代已形成壹些醫學知識,甚至可以說已有中國最早的病歷和醫案。
病字造句:
1、我的貓病得挺厲害,真可憐。
2、他的病很奇怪,至今沒找出病因。
3、病中的媽媽臉色蒼黃,十分難看。
4、他病了那麽長時間,身體太軟弱了。
5、聽說他病了,我們都很為他擔憂。
6、這些天,我的痛風病鬧得很厲害。
7、孩子病得不輕,趕緊送醫院。
8、良藥苦口利於病,人人皆知。
9、禾苗因病停滯生長了。
10、既然病了,何不上醫院?
11、兵敗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12、張奶奶脈搏微弱,看來病得不輕。
13、他病得神誌也模糊了。
14、我的病已經很重,生命危如朝露。
15、媽媽為爺爺的病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