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讀:shù。組詞:饒恕、寬恕、恕罪。
饒恕:不計較過錯,寬容,寬恕。元關漢卿《金線池》第四折:“哥哥,看您兄弟薄面,饒恕杜蘂娘初犯罷。”《水滸傳》第四壹回:“小可不知在何處觸犯了四位英雄?萬望高擡貴手,饒恕殘生。”
寬恕:大仁恕。《漢書·酷吏傳·嚴延年》:“時黃霸在潁川,以寬恕為治,郡中亦平,婁蒙豐年,鳳皇下,上賢焉,下詔稱揚其行,加金爵之賞。”《魏書·序紀·文帝》:“始祖與隣國交接,篤信推誠,不為倚伏以要壹時之利,寬恕任真,而遐邇歸仰。”
恕罪:原諒過錯。多用為請勿計較的套語。《水滸傳》第三二回:“我弟兄兩個‘有眼不識泰山’,萬望恕罪。”《西遊記》第五五回:“恕罪,恕罪,有病在身,不能行禮。”《說唐》第五二回:“小弟來遲,望乞恕罪。”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商署切《正韻》商豫切,並書去聲。《說文》仁也。《傳曰》仁者,必恕而後行也。《禮·中庸疏》恕,忖也,忖度其義於人也。
論語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程註》恕者,仁之施也。《朱註》恕非寬假之謂。又曰:推已及物為恕。《說文》長箋,如心為恕,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