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升2014-10-08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讓我對中國漢字漸漸產生興趣。事實上,我壹直都喜歡漢語,只是沒機會學習。近幾年來給孩子寫了大量的成長日記,記錄了孩子每壹個成長瞬間,是我對漢語的熱愛的壹種展現。經過慢慢學著“寫作”,發揮語言其本來的作用,可以更好的與他人進行生活的、情感的、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原來錯誤的認為,漢字詞匯量視乎很簡單,不需要去探索、學習。只有訓練有素的專業作家,才能把漢語運用得比較嫻熟。現在明白了,由於漢字語言沒有得到重視,在我們丟棄的寶貝中就有我們每日都賴以交流的語言。當我們重新撿拾起來時,細細打量,仔細斟酌,反復品味,驀然發現,原來那麽多好東西都被我們丟棄了。我們不再滿足於日常的生活信息的幹巴巴的交流。我們需要更加具有層次感的豐富的情感交流。沒有足夠的詞匯量,我們怎麽能進行更加深層的情感交流呢?所以,當我們需要這樣的豐富的情感交流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的漢語原來也是那麽豐富多彩。古代人在表達情感,雖然用詞不多,但更能表達其含義。翻開漢語詞典,我們發現,大量的漢字我們都不認識。
在10月3日的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直播中,我如同快樂的小學生,始終在電視前,與決賽者的小朋友,在壹筆壹劃中感受其樂趣,可謂情不能抑。大會經過七輪激烈角逐,在先後寫對了“隳突”、“窮鞫”、“影戤”等生僻的詞匯後,江蘇省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13歲的少年陳柯羽擊敗場上其他19名選手,榮耀登頂。當記者采訪冠軍陳柯羽時,他表示自己當初報名參賽時,主要目的是可以不寫作業,想不到偷懶“偷”出來了個冠軍。盡管對於奪冠感言說得很輕松,但陳柯羽的媽媽和指導老師徐乙文卻告訴記者,陳柯羽從來都不死學,也沒有上過補習班,平常該玩就玩、該學就學,喜歡思考並自創了壹套遣詞造句或用生僻字造句、造成語來幫助記憶。不過陳柯羽的成績壹直保持在前列,從不需要家長操心。
漢字是中國人的魂魄寄寓所在,那是中國心、中國韻、中國夢、中國之瑰,全球唯壹青春不変的最古老之文字。應該說,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字詞考慮水平遠高於上屆,很多詞匯都是近半世紀以來文字文學工作的文朋詩友們都是見所未見的。當然,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字典籍,令天下無壹人可全部通曉而不失壹字,但許多辭藻之美之精煉之瑰奇,也是令天下人得之即可於中涵泳享樂的妙品佳構。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引發了大家對漢字的討論,甚至有些學生也說:很多字聽到之後不會寫,而寫出來才發現,啊!原來是這個字,我是會寫的嘛。是呀,電腦時代,我們除了必要的簽名,很少去用筆寫字,每天都是對著電腦打字,筆已離我們很遠了。這就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意義所在,看過這個節目,讓我們重新認識到漢字的重要性,了解漢字的魅力。漢字作為現在世界上唯壹還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我們應該更多好的保護它,使它永遠的應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