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神仙眷侶:書法家吳采鸞和書生文簫

神仙眷侶:書法家吳采鸞和書生文簫

明洪朋 《寫韻亭詩》:「文蕭彩鸞不復返,至今神界花冥冥。」

仙女配書生,壹見鐘情,兩情相悅,並且當即結為夫妻,這樣的愛情故事幹凈利落,瀟灑爽快,十分美好。 其中最吸引我的還是吳彩鸞抄書度日的情節。

這位叫文簫的唐代書生,中秋之日暢遊西山,遇到了壹位窈窕的少女采鸞,兩人壹見定情,結為了夫妻。但是文簫雖然滿腹經綸,家道卻極為貧窮,為了糊口,彩鸞每天抄壹部《唐韻》,拿去賣錢。

吳采鸞確有其人,是唐代的書法家,女道士,書詩皆擅。

她的《唐韻》雖字小行密、大小相雜;然字跡工細清腴,頗見筆力;布白疏密參差而又序然壹體。所以《宣和書譜?卷五》說它「字畫雖小,而寬綽有余,全不類世人筆,當於仙品中別有壹種風度」。彩鸞書《唐韻》***13卷,紙本、墨跡,有「宣和」印璽,幾經戰亂,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唐韻》是《切韻》的壹個增修本,但原書已佚失。由於當時的韻書對韻字加入註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所以韻書就相當於辭書和字典。)

明明吳彩鸞確有其人,為什麽那麽多人認為她是仙女呢?《全唐詩》863卷中收錄了她寫的壹首詩《歌》:「若能相伴陟仙壇,應得文簫駕彩鸞。自有繡襦並甲帳,瑤臺不怕雪霜寒。」詩前有小序:「鐘陵西山館,中秋遊女甚盛。太和末,有書生文簫,睹壹姝甚妙,相盼不去,復為山歌。歌罷,穿大松徑,捫山險上升。生躡其蹤,姝相引至絕頂。忽風雨,有仙童持天判雲:‘吳彩鸞私欲,謫為民妻壹紀。’乃與生下山,歸松陵。」

這裏采鸞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想象自己飛上仙臺,吹弄著紋飾的竹笛,乘駕著彩色的鸞鳥,二人身著繡花褥襖,到了神仙居住的甲帳。既然已經成仙,還怕什麽雪雨風霜呢?

但 詩句裏的「仙壇」「甲帳」「繡褥」很容易讓人想到天上仙女和人間書生***度良宵的情形。 唐傳奇文學的鼻祖裴铏就把這個故事演繹了壹番,他這篇題目卻叫《文簫》,是從文簫的視角展開的,文簫見到采鸞時,采鸞的出場是什麽樣的呢?「幽蘭自芳,美玉不艷,雲孤碧落,月淡寒空。」壹個氣質脫俗的美貌女子就浮現在眼前了,並念了兩句詩:「若能相伴陟仙壇,應得文簫駕采鸞。自有繡褥並甲帳,瓊臺不怕雪霜寒。」到這裏,順理成章,就成了仙女和書生的人仙戀了。

作為壹個道姑,吳彩鸞不止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心中還時常顯現出大徹大悟的通透 ,她寫有《女冠詩》三首:「心如壹片玉壺冰,未許纖塵半點侵,霾卻玉壺全不管,瑤臺直上最高層。」「寵辱無稽何用爭,浮雲不礙月光明,任呼牛馬俱堪應,肯放纖埃入意城。」「身居城市性居山,傀儡場中事等閑,壹座虛彌藏芥子,大千文字總堪刪。」

簡直把她纖塵不染、高潔曠達、寵辱不驚的處世態度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還透露著她對佛、道教義的透徹領會。「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身居鬧市,仍可以活得率性自由,這是吳彩鸞的生活寫照,卻是我輩的奢望。

最後結局如何呢?《全唐詩續拾?卷五十七》中收有吳彩鸞作越王山詩:「 壹斑與兩斑,引入越王山。世數今逃盡,煙蘿得再還。簫聲宜露滴,鶴翅向雲間。壹粒仙人藥,服之能駐顏。」

其後兩人乘虎入於越王山中,道成升天,各自騎著壹頭老虎仙去,這可謂是真實的「神仙眷侶」了。

後人賦予了吳彩鸞這位女書法家很多美麗的傳說,當然其中最感動我的,是兩情相悅的壹對夫妻,在艱難的歲月裏能夠攜手挺過,而在日子漸漸好起來的時候,再壹起享受生活的小美好。

註:此文首發於公號壹葉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