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黃加略的主要貢獻

黃加略的主要貢獻

黃加略的貢獻主要見於以下五個方面: 第三、黃加略編撰《漢法字典》,因去世未完成全部。這項工作也是應1714年法國皇家文庫的邀請。黃加略努力完成了壹份兩千字的漢譯法的詞匯表。體例先按漢字發音安排字母表,後改為以漢字的214個部首為標準來排列。所選單詞都是經過選擇的、比較實用的日常生活用語。他的詞典編寫到了第1140頁水部,按他自己的說法,這是214種中的第85種。手稿由兩部分組成,第壹部分42頁根據《海篇心鏡》按音部編寫,收字401字(另有8個異體字)。第二部分以明代梅膺祚的《字匯》和張自列的《正字通》,按部首編寫,計5210字,85個部首。這是因為弗萊雷先是建議黃加略按音部編寫,後發現漢字表意不表音,於是又建議改為按部首編寫,這樣可以提高法國人利用字典的功效。以中字為例,包括發音、本義、引申義、例詞、在詩歌中的用法,然後解釋何謂中中、中國、中華、中州、中旬、中人、中浣、中用、人中、中進士。顯然,在選詞、釋義與編排方面,詞典都到了很高的學術水平。如果黃加略能夠編寫結束的話,那麽法國人學漢語將收益非淺。這部字典的手稿現存於巴黎國立圖書館東方部。可惜黃加略沒有完成。時至1813年,第壹部法漢大辭典才問世。

這兩部分的核心其實都是翻譯,在當時語言學科並不發達,在連兩種語言的字典都沒有的情況下,這些編寫工作都是圍繞翻譯在展開的。 第四,黃加略幫助孟德斯鳩形成中國文化體系的構建,對在法國傳播中國文化做出貢獻。黃加略是孟德斯鳩惟壹接觸過的中國人,黃加略所提供的材料是他極其寶貴的第壹手資料。孟德斯鳩援引他的口述材料整理的內容很多,其中對當時中國的政治有比較嚴厲的批評:中國的君主擁有無限的權力,臣民的生命財產均由君主任意處置。每個省只有三位官員(禦節)有資格向皇帝呈遞條陳,省內其余臣民如欲奏達皇帝,必須經由此三位官員轉遞。因此,誣告之事時有發生,民眾的呼聲難達於皇帝。中國刑罰駭人聽聞。犯有大逆罪的人株連親屬。周朝有壹位王妃發明了炮烙之刑,受刑者貼在燒紅的銅柱之上。暴君在壹天之中連續以此刑具處死了22個被稱為閣老的諫官。先帝駕崩,新皇繼位後,後宮的嬪妃,除有子嗣者外,全部用車載到市場公開出售。中國改朝換代,殺君篡位時有發生,國家內戰頻繁,在歷史上多次分裂。

黃加略自幼受傳教士的西式教育,23歲後即旅居西方,不存在對滿清的畏懼,因而對中國政治及其他方面的種種弊病直言不諱。他與後來的陳季同不同。陳季同時代的中國在帝國主義列強船堅炮利的猛攻下淒慘呻吟。兵臨城下,喪權辱國的條約隨即產生,政府民眾不堪重負,國際形象壹塌糊塗。民族主義使他用法文捍衛中國文化,在他筆下中國壹切都是好的,包括妻妾制度,纏足溺嬰等等陋習。辜鴻銘在宣傳中國時的語調也是如此。但黃加略時代的中國與西方國家在力量對比上勢均力敵,在文化上屬於強勢文化,在民族心理上還有優越感,所以不存在美化中國的心理因素。在巴黎,旗袍、扇子風行得不得了,貴族對中國貨趨之若鶩,所以實在沒有必要再說什麽好話。受黃加略的影響,孟德斯鳩對中國的態度相當嚴肅,與壹味贊美中國的伏爾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黃加略實際上也為跨文化交際提供了早期素材,比如民俗風情的差異性:中國的禮儀令外國人發笑。初次見面時,雙方長時間地互致問候,這在西方被視為無禮,在中國卻是禮貌。例如雙方互問姓名後,往往還要問貴庚多少?中國人喜歡謙稱屬於自己的東西,如寒舍、窮鄉、賤名。說到妻子時則稱老伴,哪怕她才15歲,更有趣的是把自己的兒子稱為犬子等等。在中國當代的外語教學中,類似背景知識卻曾壹度被忽略。 第五、黃加略造就了法國漢學家弗雷萊與傅爾蒙。他們在認識黃加略之前都是漢字盲,但後來得到了黃加略的幫助。1714年,弗雷萊在宣讀論文《關於中國詩歌》時,當眾用漢語誦讀兩首中國詩,壹首是四言,另壹首是七律,後者是《玉嬌梨》第六回蘇友白和白紅玉的《新柳詩》:綠裏黃衣正得時,天淫羞殺杏桃枝。己添深恨猶閑掛,拼斷柔魂不亂垂。嫩色陌頭應有悔,畫眉窗下豈無思。如何不待春蠶死,葉葉枝枚自吐絲。顯然這是黃加略所傳授的。這是法國人第壹次聽到用漢語誦讀的中國詩,也是傳到法國的第壹首中國詩。這段佳話頗值壹提。

黃加略的特殊身份使法國學者對中國興致盎然,他所譯的漢文書籍,使法國於19世紀的中國學研究中,較其它歐洲國家占有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