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重慶本地人,他們會淡淡壹笑說,不就是個地名嘛,有啥子意思,就如妳的名字壹樣,就是壹個地方的代號而已,從小聽慣了,說慣了,但沒在意其具體是什麽意思。
也許對於本地人來說,確如其樣。可對於外地來重慶的旅行者來講,不了解這些地名背後的意義,就會如入迷宮很難融入這個城市。旅行中為了盡快熟悉壹個城市我盡量采用徒步旅行的方式,走街串巷,深入到每個胡同和院落,看當地最普通的百姓住在那裏,桌上壹日三餐是些什麽內容。
略微做點案頭工作,我發現重慶市區的地名就是壹部詳盡的地理教科書,重慶乃山城,遠看是山,近看是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獨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慶地名山水的重慶味道。而且這些地名都非常有趣,保持了上百年不變,不像國內其他城市的地名隨著每壹次的改朝換代而變的面目全非。
重慶小住幾天吃了許多麻辣火鍋、麻辣酸辣粉、麻辣抄手....,習慣了這個口味,感覺有必要麻辣壹下重慶的地名,以作為重慶之行的收獲。重慶既然是山城,自然少不了山。
如歌樂山、縉雲山、枇杷山、中梁山、鳳鳴山、掛榜山、南山、黃山等等。有山就有巖和石。因此就有了曾家巖、馬家巖、觀音巖、高灘巖、鵝公巖、金鬥巖、華巖、紅巖等。石:雞冠石、貓兒石。名山當然出名寺。金竹寺、羅漢寺、相國寺、華巖寺、金馬寺、天心寺、上清寺就是佐證。
這些寺廟的有的現在保留著,大部分僅僅是個地名了,找不到任何痕跡了,象我這次居住的片區的上清寺就只有車站而沒有寺廟了(待核查,或許還存在),我問過周圍許多人都說沒見過這個寺廟,也有人說在牛角沱那邊,最終沒有找到。
山與坪、山與壩相比較而存在,沒有坪、沒有壩也就無所謂山。所以,重慶地名中帶坪、帶壩的也特別多。像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西山坪、馬王坪、鉆山坪、大坪、南坪、茨坪;沙坪壩、菜園壩、李子壩、珊瑚壩、廣陽壩、打槍壩、回龍壩、劉家壩、德感壩、冬筍壩、苦竹壩、喬口壩、大石壩等。
壹般人對山和壩好理解,那何謂坪呢? 平坦的場地:如草坪,地坪和平壩。可見重慶找壹塊平地實屬不易,擱到現在那肯定是寸土寸金,可見以前楊家、陳家、潘家在當時準是富豪之家。
坡是山與坪、壩間的過渡段,故重慶地名中就免不了這坡那坡。如九龍坡、松林坡、石阪坡、礦山坡、王家坡等。山有山門,路有路口。因而重慶地名中就有了朝天門、臨江門、望龍門、儲奇門、南紀門、千廝門、太平門、東水門、通遠門、石門;較場口、兩路口、磁器口、大渡口、中渡口、道門口、南溪口、三溪口、灘子口、黃家埡口、江口、井口等等。關於通遠門過去曾挖出許多白骨,後來傳說有夜裏鬧鬼的故事。
自古山水相依,山水互養,故重慶地名中除了著名的長江和嘉陵江外帶“溪”的也不少。像茄子溪、黃沙溪、海棠溪、溉瀾溪、狐貍溪、野貓溪、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等等。溪流沖刷年久必成溝:大溪溝毛線溝馬槽溝潘家溝回水溝興隆溝納溪溝荒溝。 溪水易行舟,橋梁便跨越。為此重慶人在河流溪水之上建起了壹座座形態各異的橋梁。除長江與嘉陵江上的那些真正的大橋之外,還有壹號橋、童家橋、楊公橋、化龍橋、觀音橋、陳家橋、石坪橋、天星橋、土橋、上橋、新橋等。這些是只有地名不見橋的“橋”口也!
那些不宜架橋的山道只能鉆山洞了。所以重慶不少洞子地名,如山洞,魚洞、燕喜洞、神仙洞、紅巖洞、老君洞;我住旅館邊上有個牛角沱,剛來不明其意,其實沱指可以停船的水灣(多用於地名):可能是指那些小水灣,否則就稱港了。重慶看來有很多這樣的小水灣,如牛角沱、白沙沱、明月沱、喻家沱、竅角沱、唐家沱、李家沱、郭家沱、仁沱等。當然也有沒有水的灣,如龍井灣、金銀灣、梨樹灣、芭蕉灣、水井灣、學田灣、大灣、小灣、土灣等。還有壹個字:氹,地名上有,如鴨兒氹、白馬氹等,我從來沒見過的。但看這個字的構成,我猜會不會是水塘或水坑,壹查字典發現確如我所料,氹(dàng),當塘,水坑講:水~。糞~。~肥(中國南方壹些地區把垃圾、樹葉、雜草、糞尿等放在坑裏漚制成的肥料)。
除此以外,重慶不少獨特的地名,其背後都有蘊厚的歷史和神奇傳說。如雙字對:南岸—北碚;渝北—巴南; 東泉—西彭;上橋—下浩。水土—界石;迎龍—走馬;鹿角—魚嘴;龍湖—虎峰。壹品—二郎;頭塘—二聖;百節—萬盛。大堰—小宛;張關—峽口;寸灘—大路;土沱—洋河;石門—木洞;綦江—璧山。三字對:西來寺—魯祖廟;觀音山—羅漢堂;文峰塔—大佛寺;龍門浩—鳳凰臺;大陽溝—小什字;大渡口—小龍坎;二虎衙—九尺坎;上清寺—下石橋;水巷子—火局。金紫街—銅鑼峽;金竹宮—銅元局;青木關—黑石子;石馬河—磨盤山;天官府—地母亭;土壩子—石灰市;鯉魚池—貓兒沱;魚鰍巷—螞蟥梁;牛角沱—馬鞍山。白鶴林—金鳳橋;白馬氹—雞公臺;走馬羊—歇臺子;大公館—紅槽房;黃花園—紅池壩;黃桷埡—桃花溪;黃桷渡—涼風埡;蓮花池—大竹林;烈士墓—解放碑;黃泥土旁—白沙沱;朱羊溪—黑石子;炒油場—木貨街。壹號橋—二郎廟;三溪口—四面山;五龍廟—六店子;七星崗—八壹路;九宮廟—十八梯。四字對:上肖家灣—下洪學巷;王爺石堡—黃家碼頭;曾家祠堂—巴縣衙門。
重慶從來都不缺少文化底蘊,不少地名、道路名稱有濃烈的歷史與文化味道。這古老的傳說至今還留在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中。重慶城門按“九宮”、“八卦”之象而構築的,以示“金城湯地”的含意,算是重慶歷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地名。迄今,“朝天門”“ 臨江門”“通遠門”“南紀門”“儲奇門”等依然朗朗上口,成為全國聞名的地名。自民國後,隨著城市的建設,十七道城門所剩無幾。近十年來,政府重新打造了朝天門、修復了通遠門,成為市民和遊客親睞的都市遊景點;而“儲奇門”歷經滄桑卻依然保留了“藥材幫,醫治百病”的景象,可見這些地名(或建築)的力。隨著城市的發展,壹些經典的地名正在淡出人們視野,壹些富有時代特色的新地名不斷湧現,如我在解放碑看到的“金十字街”指路牌,標誌著這裏是重慶的曼哈頓。老地名詮釋著幾千年來重慶的歷史變遷,但願這些老地名能與巴文化同在。
重慶其實是壹座有城墻的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