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顛仆的意思文言文

顛仆的意思文言文

1. 仆在古文裏是什麽意思

仆 pū 〈動〉 (1) 向前跌倒 [fall forward] 仆,頓也。

——《說文》。朱駿聲曰:“前覆曰仆,後仰曰偃。”

仆表決漏。——《史記·司馬穰苴傳》。

索隱:“臥其表也。” 度水跌仆。

——《素問·經脈別論》 卒仆濟北。——《漢書·鄒陽傳》。

註:“僵仆也。” 衛士仆地。

——《史記·項羽本紀》 (2) 又如:前仆後繼;仆然(撲通倒下的樣子);仆頓(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 (3) 下墜;傾倒 [fall]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舊碑斷折,其半仆地。

——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 (4) 又如:仆旗(放倒戰旗。借指休戰) (5) 敗滅 [be shattered;vanish]。

如:隨起隨仆(隨時發生,隨遭敗滅) (6) 另見pú 基本詞義 -------------------------------------------------------------------------------- 仆 仆 pú 〔名〕 (1) (會意。從人,從菐,菐亦聲。

古文從臣,從菐。甲骨文字形,象壹個罪人端著畚箕,從事卑賤勞動之形。

本義:供役使的人。即奴隸) (2) 同本義 [servant] 仆,給事者。

——《說文》 景命有仆。——《詩·大雅·既醉》 (3) 又 其仆維何。

隸臣僚,隸臣仆,仆臣臺。——《左傳·昭公七年》 則是臣仆庶孽之事也。

——《公羊傳·宣公二十七年》 仕於家曰仆。——《禮記·禮運》 得僮仆貞。

——《易·旅》 (4) 又如:男仆;女仆;忠仆;仆童(未成年的仆人);仆齋(執役室中之仆人);仆馬(仆從與乘馬);仆乘(仆從與輿馬);仆旅(跟隨出行的仆從);仆輿(仆從與車乘) (5) 駕車的人 [cart-driver] 召彼仆夫。——《詩·小雅·出車》 (6) 又如:仆禦(駕車馬者) 詞性變化 -------------------------------------------------------------------------------- 仆 仆 pú 〔動〕 (1) 駕車 [drive] 子適衛,冉有仆。

——《論語·子路》 (2) 又如:仆夫(駕車的人);仆圉(駕車養馬) 仆 仆 pú 〔代〕 (1) 古時男子謙稱自己 [I] 今提壹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戰國策·燕策》 仆非敢如是也。

——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2. 言文言的"仆"字的具體意思

文言文中的仆字翻譯: (1) 向前跌倒 仆,頓也。

——《說文》。朱駿聲曰:“前覆曰仆,後仰曰偃。”

仆表決漏。——《史記·司馬穰苴傳》。

索隱:“臥其表也。”度水跌仆。

——《素問·經脈別論》卒仆濟北。——《漢書·鄒陽傳》。

註:“僵仆也。”衛士仆地。

——《史記·項羽本紀》(2) 又如:前仆後繼;仆然(撲通倒下的樣子);仆頓(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3) 下墜;傾倒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舊碑斷折,其半仆地。

——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4) 又如:仆旗(放倒戰旗。借指休戰)(5) 敗滅。

如:隨起隨仆(隨時發生,隨遭敗滅) “仆”字讀音:pū 組詞: 顛仆:1.跌倒;跌落。 2.死亡;滅亡。

3.挫折困頓。 仆固:復姓 仆從:1.舊指跟隨在身旁的仆人 2.從屬於外界影響的東西 3.幫助管家、上菜、照看門戶、搬運行李、包裹、幹些跑腿差事的男仆 仆役:仆人 奴仆:1.舊指在主人家做雜役的人 2.指甘心受人驅使的人 “仆”字造句:我們壹路上風塵仆仆,終於到了黃山. 為了賺取微薄的薪水,他風塵仆仆地兩地奔走。

看他的臉色,必然是壹路風塵仆仆,備嘗辛苦。 他風塵仆仆趕回家中,就是為了和家人團聚壹起過年。

他們只在小鎮停留壹夜,第二天就風塵仆仆地上路了。

3. 蝜蝂的文言文翻譯

原文: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茍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翻譯

蝜蝂是壹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擡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於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像原先壹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現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撈壹把,用來填滿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壹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壹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雖然他們的外形看來魁梧龐大,他們的名字是人,可是思想卻和小蟲蝜蝂壹樣,也太可悲了!

出處:從字典上看,蝜蝂這種昆蟲是柳宗元杜撰的,但比柳宗元的作品更早的《爾雅》上,卻有蝜蝂的記錄。

在柳宗元的《蝜蝂傳》中,說蝜蝂是壹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這則寓言諷刺了那種貪得無厭、不自量力的人。本文雖然短小,卻如明鏡般,映照出當時社會的黑暗面。寫小蟲持物負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於思考社會人生問題,寫貪官汙吏的貪婪成性入木三分。

4. 文言文翻譯

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為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任金州(今陜西省安康)刺史。

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賀若敦因口出怨言,為北周晉王宇文護所不容,逼令自殺。臨死前,曾囑咐賀若弼說:“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誌。

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隋書·賀若弼列傳》)。並用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血,告誡他慎言 當時周武帝宇文邕當政,周武帝對太子要求又十分嚴格,太子由於太子德行不端,害怕父皇知情,於是矯情掩飾,所以,太子的過失周武帝壹點也不知道。

上柱國烏丸軌曾對賀若弼說:“太子必不克負荷”(《資治通鑒·卷第壹百七十二》)。賀若弼深以為然,勸烏丸軌告之武帝。

烏丸軌便借機對武帝說:“太子非帝王器,臣亦嘗與賀若弼論之 。”武帝忙召問賀若弼,賀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已不可動搖,且牢記父親臨終遺言,恐禍及其身,於是回答說:“皇太子德業日新,未睹其闕”(《隋書·賀若弼列傳》)。

武帝聽後默然不語。事後,烏丸軌指責賀若弼出賣了自己。

賀若弼卻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所以不敢輕議也”(《隋書·賀若弼列傳》)。果然,後來太子繼位,烏丸軌被誅殺,賀若弼卻免受其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