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的拼音是sū。
詳細解釋:
(1)形聲。從艸,穌(sū)聲。從艸,與植物有關。本義:植物名,即紫蘇。
(2)同本義。唇形科。壹年生草本植物。莖方形,葉兩面或背面帶紫色,夏季開紅花或淡紅色花。莖、葉、種子入藥,嫩葉古用以調味,種子可榨油。如:蘇子(紫蘇和白蘇的種子。可以入藥、榨油)。
(3)柴草。
樵蘇脂燭,莫非種植之物也。——《顏氏家訓》
(4)須狀下垂的飾物。
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縷鞍。——《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5)蘇維埃的簡稱。如:蘇區。
(6)江蘇省的簡稱。如:蘇劇。
(7)蘇州市的簡稱。如:蘇杭(蘇州和杭州的並稱);蘇裱(蘇州裱字畫的技藝)。
(8)原蘇聯國名。如:中蘇關系。
蘇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
蘇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6畫。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說文》桂荏也。《本草》紫蘇。《註》蘇,從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閑曰蘇。
又木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為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