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種虛詞的用法: 壹、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壹)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
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
(《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壹)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
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壹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
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
(《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二、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壹)第三人稱代詞。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壹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壹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遊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裏"。
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戰》)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壹二扣之。
(《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表反詰。)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誌!(《伶官傳序》表期望。)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
例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三、而 1.用作連詞。
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壹)表示並列關系。
壹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系。
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石鐘山記》) (四)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系。
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壹般作定語,譯為"妳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妳"。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記王忠肅公翺事》)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壹人、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
(《口技》)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四、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壹)表示承接關系。壹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
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則與鬥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
2. 於在文言文裏的意思於
(壹)介詞。
1.在,從,到
①乃設九賓禮於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③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前壹個“於”:從)(《勸學》)
④從徑道亡,歸璧於趙。(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余地而不足於民。
②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遊褒禪山記》)
3.由於
①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4.向,對,對於。
①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②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赤壁之戰》)
③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5.被。
①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①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②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濟世業。《赤壁之戰》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後壹個“於”:比)(《勸學》)
於是
1.相當於“於+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②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
③於是余有嘆焉。(因此)(《遊褒禪山記》)
④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從此)
2.連詞,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代漢語“於是”相同。例: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壹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③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觸龍說趙太後》)
見……於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愚溪詩序》)
3. “其”在文言文裏的意思◎ 其 jī〈名〉(1) 通“諅”。
周年 [anniversary]喪:父母三年,妻、後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左右伯受沐塗樹之枝闊,其年,民被白布。
——《管子·輕重戊》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詩·豳風·七月》(2) 另見 qí基本詞義--------------------------------------------------------------------------------◎ 其 qí〈名〉通“期”。
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既辱且危,死其將至。——《易·系辭下》詞性變化--------------------------------------------------------------------------------◎ 其 qí〈代〉(1) (形聲。
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聲符“丌”( jī),變成“其”。
( jī)本義:簸箕。今字作“箕”。
“其”假借為代詞:他、他們、那等)(2) 彼、他 [he]郯子之徒,其賢不及 孔子。——《師說》(3) 又如:獨善其身(4) 她 [she]。
如:薩奇打他的妻子,將其打倒在地(5) 它 [it]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魯迅《祝福》(6) 他們;她們;它們 [they]。
如:避其銳氣,擊其惰歸(7) 他的 [his]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孟子·滕文公下》(8) 又如:其妻(9) 她的 [her]。
如:其夫(10) 它的 [its]。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11) 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their]。
如:他們思想保守,固守其老壹套做法(12) 根據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 的 [that]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孔雀東南飛》(13) 又如:正當其時(14) 這樣,如此 [such]。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15) 姓◎ 其 qí〈副〉(1) 也許;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左傳·隱公六年》其自桓叔以下。——《國語·晉語》齊國其庶幾乎。
—— 明· 宗臣《報劉壹丈書》齊其庶幾乎。其壹旦將以不敬之民而驅之戰。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2) 表示祈使。當,可 [can;may]吾其還也。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君其詳之。——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汝其善撫之。
——清· 林覺民《與妻書》弟其寬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國· 洪仁\《英傑歸真》(3) 將,將要 [should]今殷其淪喪。
——《書·微子》(4) 表示詰問。通“豈”,難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其為死君乎。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其敢自謂幾於成乎。——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可怪也歟。
——唐· 韓愈《師說》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中國其果老矣乎。—— 清·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5) 極,甚 [very]開地數千裏,此其大功也。
——《韓非子·初見秦》◎ 其 qí〈連〉(1) 如果,假設 [if]其或未能處置,即且給公驗。——唐· 封演《封氏聞見記》(2) 或許;大概 [perhaps]我中國前途,其有望乎?——《負曝閑談》(3) 又如:其諸(或者);其者(或者)(4) 還是。
表選擇 [still;yet]其真無馬耶。——唐· 韓愈《雜說》(5) 又其真不知馬耶。
其亦足樂乎。——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其 qí〈助〉(1) 用作語助。
(2) 附著於形容詞前、後,起加強形容的作用北風其涼,雨雪其雰。——《詩·邶風》(3) 又如:他們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這類好辭書,尤其需要;說得何其好哇!(4) 句中助詞,無義,只增加壹個音節雖僻遠其何傷。
——《楚辭·屈原·涉江》(5) 又雲霏霏其承宇。其敢自謂幾於成乎。
——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常用詞組--------------------------------------------------------------------------------◎ 其次 qícì(1) [next]∶在時間、地點或次序方面鄰接或緊接發生的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慮人選問題(2) [then]∶然後就;隨之立即就;接著又先參觀生產車間,其次參觀幼兒園(3) [second;secondly]∶第二地內容是主要的,形式還在其次(4) 次第在後的,較前差壹等的其次伐交。——《孫子·謀攻》其次伐兵。
其次利道之。——《史記·貨殖列傳》其次教誨之。
◎ 其後 qíhòu[later;afterwards] 在某時之後其後,事情仍無起色◎ 其間 qíjiān(1) [in; beeen them]∶在中間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頹然其間者。——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北與寇往來其間。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袍敝衣處其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時出於其間焉。
——蔡元培《圖畫》(2) [in]∶指某壹段時間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這其間,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 其樂無窮,其樂不窮 qílè-wúqióng,qílè-bùqióng[the joy is boundless] 其中的樂趣無窮無盡窮人卻挾了壹條破席,鋪在路上,脫衣服,浴涼風,其樂無窮,這叫“席卷天下”。——魯迅《安貧樂道法》◎ 其貌不揚 qímào-bùyáng[his face is ugly] 形容人容貌醜陋禮部侍郎鄭愚,以其貌不揚,戲之曰:“子之才學甚富,如壹目何?”—— 五代· 孫光憲《北夢瑣言》◎ 其內 qínèi[including] 其中從公布的遇難者名單得知,他不在其內◎ 其所 qísuǒ[place] 壹個合適的或指定的位置各得其所◎ 其實 qíshí(1) [actually;in fact]∶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畫家其實並非不懂世故(2) [really]∶確實;的確其實不是她說的那個意思◎ 。
4. 就在文言文中是什麽意思古漢語解釋
常見含義
[2]備註:加粗例句為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例句
代詞
[3]1.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③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 ⑤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後》 2.用在名詞後,相當於“。。這個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清·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 3.用在時間詞後面,表示“。。的時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4.放在數詞之後。 例:①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嶽陽樓記》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
助詞
1.用在假設復句或因果復句中表停頓,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者,與此案同!——《資治通鑒》 2.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詞組,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的樣子”、“。。似的”。 例: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驢》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 4.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構成“者。也”的結構。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生僻/不確定含義
1.(不確定,雖然許多版本異譯為該含義,但《古漢常用字典》中查不到,可能與助詞中的含義1相同)放在主語之後,引出原因。 例: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不確定)助詞,放在假設復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的話”。 例:①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②盡吾誌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不確定)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 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4.(生僻含義)通“也”:----《韓非子·八經》:“任事也無重……處官也無私。”[4]《說苑·政 也理》:“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義解,而見古書中“者”“也”可互用。
5. “類”在文言文裏的意思類
本義狗的腦袋看上去極為相似——相似、類似、像。
成語例釋畫虎類狗: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經典文言 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千尺,穹崖巨谷,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 (沈括《夢溪筆談·雁蕩山》)
引申義
1.外貌相象的歸為——同類、種類。
成語舉例物傷其類——分門別類——觸類旁通
成語例釋不倫不類:不倫:不同類。既非這壹類,又非那壹類,形容成樣子或沒有道理。
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物以類聚:同類的東西聚在壹起。指壞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結在壹起。
經典文言
故王之不王,非挾泰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孟子·梁惠王上》)
2.同類事物可以由壹個類推到另壹個——類推。
經典文言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墨子·公輸》)
3.同類的事物大都性質相似——大都、大抵(副詞)。
經典文言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 (司馬光《訓儉示康》)
6. 文言文重點字的意思《燭之武退秦師》 ①及郡下, (守,i舶口此(陳述)說 ②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雜說,壹種文體) ③秦伯說,與鄭人盟 (通“悅”,喜歡,高興) ①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推辭)辭{②停數日,辭去 (告別) ③不辭勞苦 (推托) ①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邊遠的地方) 鄙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邊邑)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淺陋) ①則名微而眾寡 (細小,輕微) ②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暗暗地) ③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稍微,略微)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沒有,如果不是) 《勾踐滅吳》 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②如寡人者,安與知恥 (感到,懂得) ③吾與之***知越國之政 (主持,管理) ④孰為汝多知乎 (通“智”) ①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繁復) 復 ②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 (再) ③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恢復) ①果行,國人皆勸 (勸勉) ②勸君更盡壹杯酒 (勸說) ①自殺未遂 (成功) , 遂{②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齊師 (於是,就) ③遂使之行成於吳 (終於) ①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 (掌管) ②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面對) 小I③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介詞,表示在某個時候) ④—夫當關,萬夫莫開 (阻擋,把守) ⑤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必定) 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將)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①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朝拜) 10.朝{②於是人朝見威王 (朝廷) ③朝濟而夕設版焉 (讀zhao,早晨) 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誰) 11.孰{②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通“熟”,仔細) 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麽) ①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 (真心,誠意) 12.誠{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確實,實在) ③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 (果真,表示假設) ①今齊地方千裏,百二十城 (方圓,縱橫) 13.方{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地方) ③方欲行,轉視積薪後,壹狼洞其中 (才,剛剛) ①若有作*犯科及為忠善者 (善良,善事) 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美好) 14.{③京中右善口技者 (擅長) ④王曰:“善。” (表示同意的應答詞) ①奉命於危難之間 (時候,期間) ②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間或,斷斷續續) 15.間③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參與) ④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 (夾雜,攙雜) 《觸龍說趙太後》 ①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質地,底子) 16.質』②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 (作抵押,作人質) ③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 (詢問)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②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
(趁著)③凡我父兄及國子姓(表示並列的連詞,和,以及) ④徐公何能及君也(>b《比得上,趕得上) ①不若長安君之甚 (厲害)②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嚴重)18.③目似瞑,意暇甚 (相當,很) ④好讀書不求甚解 (仔細) ①少時,壹狼徑去 (表示時間很短)19.少②太後之色少解 (稍微,略微) ③老臣*息舒祺,最少,不肖 (讀shoo,年齡小)①何異斷斯織乎 (不同)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 (特別的,特殊的)20.異③太後笑曰:婦人異甚 (特別) ④漁人甚異之 (以……為異,對……感到詫異) ⑤曰“姑俟異日觀”雲爾 (別的,另外的) 《季氏將伐顓臾》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這)21.是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判斷詞,是) ③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 (正確,與“非”相對)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病)22.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厭惡,憎恨)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急速) ①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停止)13.止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阻止) ③壹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僅僅,只) ①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看見)24 見②曹劌請見 (召見) ,③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 (拜見) 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出現) ①臣請縛壹人過王而行 (走過,經過) ②過猶不及 (超過)③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過分)④是誰之過與 (過失) ⑤無乃爾是過與 (責備) ⑥故嘗與過宋將軍 (訪,探望) 《寡人之於國也》 ①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數目)26. 數口之豕,可以無饑矣(shu6, ④數罟不入灣池 (讀c,密) ①百發百中 (發射)②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派遣)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打開)④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花開)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彎曲)28.直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 ③系向牛頭充炭直 (通“值”,價錢) ①非我也,兵也 (兵器)兵②窮早黷武 (戰爭) 。③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軍隊)④草木皆兵 (兵士) ①驢不勝怒,蹄之 (能承受) ②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盡)30.勝③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勝利) 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超過) ⑤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 (優美的) 《勸學》 , ①忽然撫尺壹下,群響畢絕 (終止) ②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隔斷)31.絕③以為妙絕 (到了極點) ④佛印絕類彌勒 (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橫渡) ①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有力的弓) 。